中国古代汉字发展历史.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

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等几个阶段。汉字七体指的是甲金篆隶楷形草。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

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

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

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出土的地点主要在河南安阳,

这里是殷商的都城,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甲骨文距今已有四

五千年的历史了,但与现在的文字仍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已

是较成熟的文字,此前一定还有更古老的文字存在,目前已发

现的陶片上的符号就可以看出与古文字的较明确联系,不过因

发现的数量少而无法确读。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XXX。商周

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

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

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

以过去又叫作“XXX”。金文以西周时期为代表,也发现一些

商代的金文,虽然这些文字时间更早,更具象形性,西周以后

也有一些金文,但都不如西周时期

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

的金文集中、典型,所以,我们所说的金文一般以西周时

期为主。在没有发现甲骨文之前,一直都以为金文是最古老的

文字。

战国时期的文字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西方XXX文字,

称作大篆,以《史籀篇》(现以失传,《说文解字》里保存

223个)和XXX为代表。一是东方六国文字,《说文解字》

称作古文。近一些年来又陆续发现一些写在竹简、丝帛、玉片、

钱币等器物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主要在战国时期,所以统

称作战国时期文字。现在曾经有人专门研究这些文字,并有专

著问世。

小篆是在XXX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XXX负责,在秦国原

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

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

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

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

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虽

然真正使用小篆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它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

却非常重要,首先它的功绩是奠定了规范汉字的基础:字形规

范了方块儿形,而且大小一致,并且省改了一些繁难的字

形。书写规范了——原来的块状笔画没有了,一律变为粗细一

致的笔画。结构规范了——偏旁的位置基本固定了,不再像以

前偏旁的位置有很大的随意性。还有,小篆保存的资料完整丰

富,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保留了小篆9353个,这些

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

料,是我们解读后发的现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桥梁,

也是研究古文字古文明的紧张材料。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的产生据说是因为那些专

门抄写文字的徒隶们觉得古文字很难写,于是就变圆弧笔画为

直笔画、圆转笔画为方折笔画,字形也作了相应的简化,形成

的一种新字体,于是就称它作隶书。隶书分为两种:XXX和

汉隶。XXX又叫古隶,汉隶又叫今隶。XXX是秦以前使用的

代的隶书取代了小篆而成为正规文字。汉隶讲究蚕头凤尾、一

波三折、美观工整。从篆到隶,是汉字一次最大最深刻的变革。

篆书还保留一些象形文字的特点,隶书则彻底使汉字点画化、

符号化而没了图画的影子。许多字或者字的偏旁简化了,每个

笔画的起笔收笔也都明确起来,笔画的数目也可数了,书写更

加简洁方便规范,彻底由画字”而变为写字。正因为这样,文

字历史上称这次变革为“隶变”。

汉隶作为正式书体,通行了四百余年。隶书讲究美观,因

而就影响了书写速度,于是,大家在书写时为求快速,就写得

草率一些。到了XXX的时候,齐相杜度善写这种书体,于是

就称之为“章草”,三国时,XX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