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参考.pdf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参考.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讲农业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2.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关键,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三靠投入。

3.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有一个成果转化、扩散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农业推广。

4.农业发展三要素:农业研究、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

5.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任何贡献都是通过推广实现的。

6.传统农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7.传统农业特点:农业技术的长期不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反风险的经营目标、贫穷的永久化。

8.传统→过渡→现代。

9.过渡农业特点:①在资源投入种类上,除了土地、劳动、资本等基本资源外,还有生产技术、发展政策的创新,投入资

源的供应和农业推广工作等促进资源。没有基本资源就没有农业生产,没有促进资源农业就不能现代化。②资本投入比传

统农业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现代农业相比仍然很少。如农机具的使用还不足以取代劳动力直接作用与农业生产

环节。③过渡期农业已不仅以总产量的增加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追求单位土地面积和牲畜单位产量的增加。④过渡期农业,

已有少数农民接受农业创新,并在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向广大农民推广。这一时期的农民自身无法得到各种促

进资源,需要政府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才能取得加大发展。

10.现代农业的特点:①土地、资本、劳力的比率随职业结构变化,非农业就业机会

增加,农业技术已明显地改进。也就是说,单位耕作面积增大,人地比例降低,资本投入增加,全面实现机械化。②农户生产

经营效率由于技术的改进和机械化实现而得以提高。农民在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大和寻求较多休闲的情况下,开始追求单

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非追求单位面积生产率的提高。③农产品的种类和品质随人们的消费心理和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变

化。换言之,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选择主要受到市场导向的影响。④农民生活与生产经营的资源配置与利用容易划分和

安排,农民具有企业化经营思想和采用创新的行为。生产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⑤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商品化

程度大大地提高。

11.农业技术进步三个阶段:技术停滞阶段;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或低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阶段;资本密集型技

术进步阶段,或高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变化阶段。

12.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5个主要特征:①农业仍然是整个经济中的最大的部门;②农产品需求由于人口和收入增加而

迅速上升;③工业发展的资本特别稀缺,其资本报酬在不断上升;④经济转变速度的限制和人口增加的压力阻碍了农场规

模的扩大;⑤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因为资本比劳动稀缺,它所节约的劳动价值通常小于增加的机器

成本。

13.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美国和日本都属于发达国家美国属于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资源稀缺的国家,日本则

属于土地资源缺乏,但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两国农业增长率相近,但两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却有明显的差别。

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机械技术的进步,日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结果。生物技术进

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化肥施用量。

14.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绿色革命”: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菲律宾、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大面积地推广和种植新型的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地增加,这种种子改良与推广运动被称为绿

色革命。以生物技术变革为特征的绿色革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业生

物技术的突破。

15.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中国无疑是属于土地资源稀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这种条件下,中国走的是一条

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技术:①矮秆高产水稻良种的选育与推广、②杂交水稻的选育与推广、③耕

作制度的改革。

16.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选择:中国一方面必需提高土地生产率,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扩大的需求;另一方

面必须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所以,中国的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走生物技术进步道路。

第二讲农业推广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1.农业推广发展简史:1)有组织推广活动的发展:①有组织的推广活动起始于19世纪中叶1847—1851年间,爱尔兰马

铃薯严重歉收导致饥荒。克拉伦登(C1arendon)伯爵提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咨询指导机构,设置农业指导员进行巡回

指导,这便是欧洲农村推广工作的开端。②后来于19世纪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5****6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