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将制定科技支撑探达风碳综合行动方案编制碳综合技术发展.pdf

未来我们将制定科技支撑探达风碳综合行动方案编制碳综合技术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未来我们将制定科技支撑探达风碳综合行动方案编制

碳综合技术发展

《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

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

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

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

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

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

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

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

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意见》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

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

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

碳发展水平、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政策机制等

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日前表示,中国已经成立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

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

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中国有决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并争取做得更好。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意见》明确,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其

中包括:

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

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

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

对于“双碳”投资可关注的领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

理事长陈文辉认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和绿色基础设施是投资布局

的优质资产。中国低碳技术市场处于“真空阶段”,初创企业仍有不

少机会,可以开展早期投资;还可以重点关注“双碳”与数字经济

结合的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工业数字化改造、定制化生产等。

另外,应提前研究碳交易及其衍生出的碳资产,这些有可能成为下

一阶段重要的投资资产种类。

同时,陈文辉表示,“双碳”投资应把握规律,避免“一刀切”

等极端政策,防止投资过热滋生泡沫。应从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

实际能力出发,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

关系,平稳有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严防追求生态

文明建设政绩,不顾实际加码“双碳”力度,扰乱市场秩序。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意见》明确,完善投资政策,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完善财税

价格政策,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

其中,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意见》要求,有序推进绿色

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将绿色信贷

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

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

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

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扩大绿色

债券规模。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

碳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近期表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金融业

大有可为。绿色低碳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表示,发展绿色金融要进一步夯

实基础,绿色分类标准、信息披露、压力测试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基

础设施。在绿色分类标准方面,目前国内有三套绿色分类标准,未

来需尽量统一标准。在信息披露方面,建议推动更多国内企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