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哈尔滨市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pdfVIP

2024年哈尔滨市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哈尔滨市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题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木题共5小题,18分)

材料一: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市美特性的集中表现,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那些基本因素的总和。戏

剧艺术有五大要素——剧本、导演、演员、剧场、观众,这些要素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

或者说有一个五者共同追求的东西,那就是戏剧性。因此,戏剧性便是我们把握戏剧艺术的

一个“美学入口”。从此入口,便可沿着艺术的门径由浅而深,探知“戏剧王国”里的许多

奥秘

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戏剧本身有双重性,或者说,戏剧有两个生命。

它的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有所谓“案头

之曲”与“场上之曲”,指的就是戏剧这种存在方式上的差别。不过,好的戏剧作品应该同

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舞台性。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都是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

的。只供阅读而不能演出的戏剧作品与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都是跋足的艺

术。正因为戏剧有这种双重性,人们对它的特性的认识,或着眼于文学性,或着眼于舞台性,

或着眼于两者的结合,于是便形成了对戏剧性的种种不同的说法。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表达戏剧性的意思时使用了“戏剧”一词的形容词:“戏

剧式的”、“戏剧化的”。这是对“戏剧性”含义的最早表达方式。亚氏认为戏剧是对人的

行动的仿,故而历代论者均以“行动”(动作)为戏剧之根本特征。然而并非一切“行动”

均有戏剧性。亚氏所强调的对行动之“戏剧式的”或“戏剧化的”摹仿有两种情况:第一,

“史诗诗人也应编制戏剧化的情节,即着意于一个完整划一,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的行动。”

第二,“通过扮演,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这里讲戏剧性,前者着眼于文学的

构成(戏剧化的情节),后者着眼于舞台的呈现。后世论戏剧性者,大都是沿着这两条线索

来进行思考与论述的。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解戏剧性这一概念时,首先就要分清它在文学性与舞台性两个不同层

面上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举例来说,针对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中国古典名剧《西厢记》

的评论,清代戏剧家李渔指出:“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

也。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李渔说,如果金圣叹能

克服这一局限,全面评价《西厢记》,就会“别出一番诊解”。显然,不论是从事戏剧创作,

还是从事戏剧评论,都要重视它们。

必须强调的是,这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当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被“立”在舞台上时,这

两者就完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行为的

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可感知的外形,也可以说,后者为观众进入前者深邃的宅院提供了

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便是戏剧性的最佳状态。

(摘编白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材料二:

1

剧本对语言的特殊要求,一般地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在剧本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仅仅是依靠人物自身的台词,而不能像在小说中

那样,可以由作者出而用叙述、议论的语言,暗示读者应该怎样理解人物,甚至给读者解释

人物隐秘的思想活动和行为动机。这是剧本创作的难处。正是考虑到这种特殊的限制,高尔

基认为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读长篇小说时,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语言:

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衰贬,故费尽精神,筹划得十分整齐,于是合

族中上下无不称叹……在小说中,作家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暗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画龙点睛

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作家常常用这样的语言直接告诉读者应该怎

样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例如,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介绍葛朗台这个暴发户、守财奴的

性格特征时写: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这种形象的比喻,能

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这样的提示,是生动的、精辟的。可是,在剧本中,

这种提示的语言,却没有容身之地。作家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只能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对

话、独白、旁白)体现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