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市鉴开中学教案

课题

艾青诗选

授课时间

9、14

授课班级

1、2

课型

阅读

序号

1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学习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

艾青作为“土地的诗人”,对于土地有着特有的生命感应,由此生发出别样感人至深的、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他曾经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他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这是他的“永恒主题”。

学情分析

名著导读课,针对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数量比较少,学生本身对现代诗歌了解也不多。

重点、难点

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赏读诗选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

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共性)

设计意图(个性)

目标导学

自学自研

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作品分析

作品特色

1.导入课文

本次“名著导读”选取了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艾青诗选》,意在引导我们探究现当代新诗发展的成果及其艺术特征,并从中体味诗人强烈、深沉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艾青的《艾青诗选》(板书课题)

2..目标导学(课件出示目标)

(一)作家、作品及经历。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作者经历:

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作,因1933年所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辗转于各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投身于解放战争。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被下放参加劳动改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再遭到批判。

1976年10月:冤案平反,重获写作的权利,再次焕发创作青春。

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一)作品风格:

1.充满“土地的忧郁”

2.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3.风格凝重、深厚、大气

4.通过印象、感觉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朴素、自然

5.自由体诗,简洁明快,散文化、口语化。

6.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二)艾青诗歌最常见的两意象之“土地”

土地:土地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

1.(中考题)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提示:答案:

《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复活的土地》

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象征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最沉淀的爱。

2.(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艾青的诗歌创作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岷峨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选诗句借助________这一意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提示:土地、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

(三)艾青诗歌最常见的两意象之“太阳”

(中考题)它以难遮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蜇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材料二的诗中的“它”指的是___太阳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光明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一)主要作品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我爱这土地》《吹号者》《复活的土地》等。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二)作品风格:

1.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旋律。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文档评论(0)

186****1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