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初中语文孤独之旅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市鉴开中学教案

课题

孤独之旅

授课时间

2022.10

授课班级

5-6

课型

自读

序号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学情分析

补充小说《草房子》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情节。

重点、难点

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具

课件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共性)

设计意图(个性)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对“孤独”二字的理解,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小说简介: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7年。

《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一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拼搏的悲怆与优雅,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痛苦的成长历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首先我们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1)失去交流环境。(2)失去了人文环境。(3)恐惧自然环境。(4)恐惧未来环境。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3、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4、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

环境:鸭群芦荡风雨

语言:平白朴实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课外小说阅读一篇

文档评论(0)

186****1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