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米巴经营心得体会5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阿米巴经营心得体会5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

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读阿米巴经营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读阿米巴经营心得体会1

管理层了解到哲学是《阿米巴经营》这本书的的基础,因此决定

从贯彻经营哲学开始,试图让员工们先从认识上提升,达到哲学共有。

一时间,稻盛哲学和阿米巴经营的相关书籍、资料人手一份。

每天下班前后的一个小时,安排成经营哲学讲座学习分享时间。

每天晨会,成了经营哲学的考试时间,对前一天大家的学习掌握

情况进行考核。

稻盛哲学的根基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非常符合中国员工的口

味。

起初,员工的积极性很高,每次学习过后,还会做交流与分享,

进行热烈的讨论,有人甚至把书中的重点理论倒背如流。

半年过去了,每天的学习活动还在继续进行着,可是公司的效益

并没有上来,公司仍然在困境中挣扎,这与稻盛哲学里面讲的员工物

质和精神双丰收

似乎不是一码事,每天的学习转变成沉重负担。

员工开始抱怨不断:饭都吃不上了,天天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公司领导困惑不已,明明大家每天都说已经理解了敬天爱人、利

他之心,每天都在分享自己所做的努力,为什么企业状况还是如此窘

迫呢?

这个案例向我们呈现了阿米巴经营的误区之一饿着肚子谈哲学共

有。

饿着肚子,即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如工资水平比同行

业低,员工觉得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经营者的吝啬,可能是

企业确实效益不佳,但结果只有一个:员工不满。

毕竟员工为企业工作不是义务劳动,理所应当获取应得的薪酬。

哲学,是抽象的理念,属于精神层面。

哲学共有,是将抽象的理念让人们理解、认同,进而运用到工作

中去,让思想真正影响行为。

饿着肚子谈哲学共有,就是在员工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

一味地从精神上灌输哲学理论。

一、哲学贯彻以物质提升为基础才持久那么,物质和精神到底是

怎样的关系呢?当我们把物质看做金钱、生活资料时,物质与精神是相

辅相成的。

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铺垫,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没有

人可以把这两种生活分离开来。

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可能只拥有完全的精神生活或是单纯

的物质生活。

没有精神的支持,物质生活就是枯燥的;没有物质的支持,精神生

活也没有存在基础。

所以,好的企业中,精神与物质是双丰富的。

现在,我们就能找出案例中的主要矛盾了,员工迫切想要提高物

质水平,而A公司的哲学共有过程无法让员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

无法指导企业实践的经营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同样,不能够落

地的经营理念也是没有用的经营理念。

只谈理论不去实践,再有用的哲学思想也只能成为挂在墙上的装

饰品,无法为企业成长提供应有的推动力。

只有理念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运用并且真正产生业绩成果了,员工

才会逐步相信原来哲学真这么管用,老总的话没错。

这样一来,在哲学学习和实践运用中产生正向作用的循环提升,

相互促进。

而纯粹学习哲学很容易会走入误区,开始员工觉得新鲜,时间一

久大家就疲倦了,也不相信了。

A公司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空谈理论,每天只组织学习哲学、

分享哲学甚至要求员工背诵,违背了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哲学

原理。

公司本来就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其员工学习M稻盛哲学半年之后

业绩仍无任何起色,员工感受不到学习哲学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实质

性的好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员工连正常生活都无法维持时,自然没有耐性再听一些看不见

摸不着的哲学理论。

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严重失衡,哲学共有的成功几率必然不高。

二、空洞的理念对企业经营毫无价值稻盛和夫创办的企业在日本

不是最大、最赚钱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在日本也并不是最高的,但他

们的员工仍然为企业全心全意的服务。

其实物质上的满足并非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让员工能够感受

到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正是因为始终怀着利他之心去努力工作,

才使自己获得生活的富足。

而生活富足会更坚定员工对企业经营理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