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学习心得.docx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脾阴虚学习心得

脾胃学说临床一般侧重脾气、脾阳、胃阴、胃阳,并无脾阴虚之说。虽然脾阴之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特别在温病学派的发展,曾赋予不少新的内容,但其客观规律,包括对脾阴的症候、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均缺乏完整的认识,以致产生偏见。比如有关脾胃病证的分型治疗,只列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脾胃阴虚,胃阴虚,而无单独的脾阴虚证。须知,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亦然。脾位于中焦,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脾阳〈气〉的升运而体现的。脾阳〈气)升运正常,则生机洋溢活泼。脾阴也是脾脏功能活动的内在基础,在运化等机能中,起着辅助脾阳(气)的作用。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脏腑机体得到滋养。脾阴不足,失于濡运,脾的升运即受到影响,则食少纳呆,或食后饱胀,化源亏乏,精微不布,则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营阴不足,虚热内生,则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可见,没有脾阴的协调,脾阳是不能单独完成脾脏生理功能的。因此,脾脏的虚证,除了阳(气)虚,还有阴虚。临床土,脾脏阴阳失衡,既可出现阳(气)虚的证候,又可出现阴虚或气阴不足、阴阳俱虚等各种证候。

《温病条辨》指出:“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外感湿热,湿郁化火,伤及脾阴。燥之伤人,肺津受损,波及脾阴,发生痿证。故《局方发挥》有:“肺金体燥而居上,脾土性湿而居下,肺热(燥)则不能管摄一身,脾(阴)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作矣。”

饮食不节,内伤脾胃,脾胃失调,“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先醒斋笔记》)“劳倦内伤,乃脾之阴分受伤者多。”(《医统》)房劳则伤脾肾之精气,神劳则暗耗心脾营血。“脾血消耗,虚火上炎,脾虽虚而仍热,若服湿补,则火愈甚而阴愈消,必得滋补脾阴,则阳退而无偏胜矣。”(《症因脉治》)忧思过度,暗耗脾阴,脾阴不足,则心阴亏虚,心阴不足,心火炽盛,反伤脾阴。郁怒伤肝,肝火上炎,横逆克土,灼伤脾阴。误治、失治或过用香燥,或妄吐下泄,皆可耗伤脾阴。故《温病条辨》认为:“泄而腹满者脾阴病重也。”脾阴可以濡养五脏,五脏津液亦通乎于脾,脏腑虚损,阴液不足,亦可导致脾阴亏虚。如肾阴匮乏,肝阴亏虚,心营血少,肺津不足,均可引起脾阴虚证。因此脾阴虚证临床并不少见,在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尤为常见。

脾阴与胃阴有人主张不必过细分开。但是,虽然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气的输布,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互相影响,但是,毕竟脏腑属性不同,二者各有特点,脾藏精气而不泻,胃传化物而不藏,脾阴系水谷所化生,具有灌溉赃腑,营养肌肉,辅助运化等作用的营液,脂膏,胃阴是由胃院分泌,用以滋润食物,腐熟水谷的津液,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虚多由内伤气血所致,胃阴虚多为热病伤津,治疗上脾阴虚着重养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生津清热。可见,脾阴与胃阴概念有别,脾阴虚与胃阴虚并非一体。因此,养脾阴不能完全等同养胃阴,治疗胃阴虚也不能代替治疗脾阴虚。临床所见,证属脾阴虚对证使用养脾阴之法疗效卓越,证属胃阴虚单用补脾阴之法则缓不济急,证属脾阴虚纯治以滋养胃阴,则可腻滞脾运。

对脾阴虚证的治疗,当首以甘味为主。此即《素问·五脏生成论》说的“脾欲甘”之意。然“甘”有甘淡、甘寒、甘温、甘平、甘凉之别。李东垣以“甘温补其中,而升其阳。”则是针对脾阳不足,元气下陷而设;叶天士以甘凉养阴,是针对胃阴不足而言。惟脾阴虚当取“甘淡”、“甘平”之法,以其脾阴不足,甘能补之;脾恶湿,淡能渗之,甘淡相合,寓补于泻,阴中潜化,补而不腻,而平性又无育阴助湿碍脾之虑,也无温补助火劫津之弊。可见“甘淡”、“甘平”是符合脾的生理特性的。诚如《素问·刺法论》指出:“欲令实脾…宜甘宜淡。”是也。

广东省名中医孙康泰自创的益脾养阴汤对脾阴虚患者有明显疗效。益脾养阴汤:太子参30克淮山3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黄精15克扁豆25克石斛15克白芍15克糯稻根15克谷芽30克桔梗5克,孙老认为脾阴虚患者治宜甘平扶脾,益气生津,养阴和营,要注意避免过于温燥伤阴,又避免过于滋腻,滞碍脾运,故益脾养阴汤在四君子汤基础上用太子参换人参,加淮山、黄精、扁豆加强健脾益气,石斛、白芍养阴生津,谷芽、糯稻根甘淡健脾,益胃生津,不寒不腻,桔梗升提脾阳或用荷叶代替,合用有扶脾健运,益气养阴之功。有大便粘液状或稀薄的,加苡仁、莲子、芡实、车前子、泽泻,纳差饱胀重加山楂、麦芽、内金,或厚朴花、大腹皮、莱菔子,阴虚重加麦冬、百合、玉竹、生地,心烦加胡黄连、地骨皮、莲子心,或知母、丹皮,口干舌燥加花粉、芦根。

孙庆凯整理

2016-08-05

第二篇。小儿脾虚1讲故事的方式。

可以把孩子的行为融入到故事当中,给孩子编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告诉孩子,哪个小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爸爸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