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治疗口渴12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治疗口渴12法

导读:“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金匮要略》中论及口渴

的条文达50余条,它不仅是后世治疗渴证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

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将《金匮要略》中治渴分为十二种方法,希

望大家在治渴中有着更多的思路。

试论《金匮要略》治渴12法

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金匮要略》中论及口渴的条文达

50余条,它不仅是后世治疗渴证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

床实践。笔者拟将其治疗大法概括为12个方面,试述如下。

一、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口渴证。方用白虎加人参汤。

《痉湿暍病》篇第26条指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暍是伤暑病,所谓“太阳中热”,

是指感受暑热而引起的太阳证。盖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感受暑邪暑热

熏蒸多致腠理开而汗出;汗出多而腠理空疏故其人恶寒;暑必发热、

故其人发热暑热伤津故见口渴之证。

暑热内盛,气津两伤,故用白虎汤以清肺胃之热,加人参以益气

生津,热解津回则渴止。正如《伤寒溯源集》中云:“暍乃暑热之邪,

其气本热、不待入里,故中人即渴也……所以即用石膏以治时令暑热之

邪,又加人参补汗出之表虚,添津液而治燥渴也。”

二、温补肾阳,化气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肾阳虚衰,气化失司之口渴证。方用肾气丸。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第3条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

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主水,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

主宰着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今肾阳虚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

不能气化以摄水,故见消渴而小便反多,治当温补肾阳为法。

肾气丸中以六味地黄丸补益肾阴,阴盛则阳长,阳有依附,不使

外浮:用桂枝、附子温阳暖肾,补水中之火,鼓舞肾气,使其上可以

蒸津以止渴,下可以气化以摄水。《医宗金鉴》认为:这种组方“是

以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而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

液”而止渴。

三、咸寒润下,生津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阴虚燥热,渴欲饮水不止之证。方用文蛤散。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第6条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

主之。”肾阴衰弱,不能制约盛火之炎,心移热于肺,则肺燥阴伤,

故渴欲饮水,但水入不能消其热、制其燥,而反为燥热所消,故致饮

水不止。

文蛤散中用文蛤一味,其性味咸寒,可养阴润燥而导心热下行,

则津生而渴止。正如《金匮玉函经》所云“其味咸冷,咸冷本于水,

则可益水,其性润下,润下则可行水。合咸冷润下则可退火,治热证

之渴饮不止,由肾水衰少,不能制盛火之炎燥而渴,今益水治火,一

味而两得之。”

四、调和营卫,祛湿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水湿侵犯经脉,阻碍营卫的运行,气不化津之口渴证。

方用芪芍桂酒汤。

《水气病》篇第28条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

渴……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此渴因湿热互郁,营卫俱病所致。

故以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实卫祛湿,兼泄郁热。俾卫阳得实,营

阴得益,湿热得清,其气得行,则水津得布而渴除。

五、行气活血,通阳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之口渴证。方用旋覆花汤。

《五脏风寒积聚病》篇第7条云:“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先未苦时,但欲热饮,旋覆花汤主之。”肝着之病,因气郁血滞,阳

气痞结所致。热饮可使气机通利,胸阳暂得宣达,故发病前但见渴喜

热饮。然而瘀结不去,病终不除,故用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使肝经气行血畅,阳气通而瘀血化则肝着可愈,其渴可止。

正如《金匮发微》所云:“肝着之病……胸中阳气不舒,故未病时

引热以自救。旋覆花汤方,用葱十四茎以通阳而和肝,旋覆花三两以

助肺,新绛以通络,而肝着愈矣。”

六、益气补脾,温肺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虚寒性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之证。方用

《千金》生姜甘草汤。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云:“《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

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脾胃气虚水寒不运,不能化津上承,则

肺叶枯痿,咽燥而渴,治当补脾温肺。方中参、草、枣补脾气,生津

液;生姜辛散温通暖中宫以布津液。俾胃中津液灌溉于肺,则泽槁回

枯不致肺热叶焦,而口渴自止。

七、化气利水,润燥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下寒上燥之口渴证。方用瓜蒌瞿麦丸。

《消渴小便不利淋

文档评论(0)

186****22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