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pt

《语文园地六》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欣赏古诗词的其他方法借助工具书。如《辞源》《说文解字》等。01借助课文插图。02诗句前后勾连。如“茅檐长扫净无苔”,联系“净无苔”理解“长扫”即“常扫”。03比较式理解。可以将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诗进行比较式理解学习并归类积累。04结合诗人的经历、时代背景来理解诗句。05了解古诗中惯用意象的寓意。06小组交流:自由说说以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的例子。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想要真正地读懂这首诗,我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诗人简介?字璱人,号定庵。清代著名学者、诗人。?龚自珍很有才华,但考取功名的道路也是非常坎坷,屡试不第,直到道光九年,他第六次参加会试才中进士,那一年他38岁了。?之后他担任了“礼部主事”等一些并不重要的官职。龚自珍虽任小官,仍多次上书,指出当时官场上的问题,但都未被朝廷采纳,反为同僚所恨。龚自珍(1792—1841)时代背景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实行错误的国策,国力衰弱,列强入侵,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48岁的龚自珍主张改革弊政,却受当局排挤,于是愤然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来北返的途中,他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15首诗,因为那年是己亥年,所以合称《己亥杂诗》,本文选的是第125首。诗中的“不拘一格”具体指的是什么?诗人所处的时代是清朝末年,当时清政府用死板、单一、陈旧的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来禁锢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这里的“不拘一格”指的是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为什么诗人希望天公降下人才?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军事、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需要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死板的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因此作者希望天公降下人才。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后,我们知道这首诗以向天公祈祷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活动二:了解传统文化,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知道哪些含有“五”的成语?你知道哪些与“五”相关的文化常识?日积月累五行xínɡ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谷稻麦黍菽稷五种谷物shūshǔjì五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彩黄青赤白黑五种颜色juézhǐ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试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则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五行五谷稻麦黍菽稷(五种谷物)指稻、麦、黍、菽、稷五种谷物。?“稻”的子实就是“稻谷”,去壳后称大米;?“麦”通常专指小麦;?“黍”,去皮后称黄米;?“菽”,豆的总称;?“稷”,又称“粟”,去皮后称“小米”。五谷五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指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哆(do)、来(re)、咪(mi)、索(sol)、拉(lɑ)。五音五彩黄青赤白黑(五种颜色)指黄、青、赤、白、黑,现在泛指多种颜色。五彩趣味闯关,积累成诵第一关:填空五行金水土五谷稻麦菽五音商角羽五彩黄青黑趣味闯关,积累成诵第二关:归类闯关五行五谷五音五彩你还知道哪些与“五”相关的文化常识?五味甜、酸、苦、辣、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官耳、目、口、鼻、舌五金金、银、铜、铁、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活动一: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第二课时同学们,我们知道本单元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我们便多次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去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什么是关键句?指起到概括作用,总结文章内容或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于点明文章的主旨或总领全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9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