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老师给材料教师三稿.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学派文化人类学家诺斯基认为,“风俗——是一种依传统力量而使社区分子遵守的标准

[1]

化的行为方式——是能作用的或能发生功能的”。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能否依赖

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人们的需要不断变化,习俗的功能与现象也会发生一些改

变。就拿祭祀习俗来说,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及发展。

南阳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尤其是南阳祭祀风俗文化。从早在20世纪70

年代以前南阳民间素行的土葬到现代南阳祭祀细致的殡葬程序,在南阳祭祀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

现代南阳祭祀已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俗。随着南阳人口的日趋增长,越来越多的南阳人迁居至中

国各个地区,在我们福建三明城关就居住着南阳邓氏。由于地域、环境、观念等因素的改变,三明

南阳邓氏与原有的南阳祭祀风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祭祀特点,其中体现的现代

价值无论对三明的南阳邓氏还是整个现代南阳祭祀习俗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

一、现代南阳与三明南阳邓氏祭祀习俗的异同

[2]

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由于人们

对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殡葬习俗,也就是早期的祭祀。南阳习俗数不胜数,但祭祀习俗由来已

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丧葬之礼”。其中《礼记·曲礼》中说到:“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

[3]

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

[4]

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其中把祭祀与看做同等地位,就算是现今的人

们对于祭祀仍然非常地重视。

(一)现代南阳与三明南阳邓氏祭祀习俗的相同点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阳民间就一直实行土葬,而且崇尚厚葬,有很多繁文缛节,

十分复杂。民间的殡葬习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程序:报丧、设灵、选墓、辞灵、报庙、入殓、

[2]

送城、出殡、行葬、安神、五七、祭等。有一些地方甚至还保留招魂等丧葬仪式。

在现代南阳祭祀中,民间的殡葬习俗有了一些变动,由原来的程序变为:发丧、戴孝、守灵、入

[5]

殓、、点主、吊孝、出殡、圆坟、五七、、浮厝。只有验证死者气绝后,家庭成员才围尸

哭泣,随后的招魂也是期待死者能够。在传统的祭祀文化里认为,人死后只是魂魄离开了躯体,

魂升到了天上,而魄进入到了,如果召唤得及时,仍可以活过来,这种仪式在古代叫做“复”。

在现今南阳祭祀和三明南阳邓氏祭祀习俗中除了戴孝,入殓,浮厝这三个程序没有变化,其他的祭

祀习俗均发生了一些改变。

(二)现代南阳与三明南阳邓氏祭祀习俗的不同点

随着时代的需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现代南阳祭祀的习俗也不再是一成不变,如今的三明南阳

邓氏就是个例子。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三明南阳邓氏祭祀在现代南阳祭祀的背景下延伸出的不

同也有自己的特色,其中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丧

在现代南阳祭祀习俗中,人后,要将死者穿戴好寿衣移放到正堂中。然后在正堂的后墙放

上亡者的遗像,在桌上点一盏长明灯,摆放供飨,这样就算是一个简单的灵堂。在亡者的摆放方面

主要要注意头朝外面,脚朝里面,双手拿“元宝”,口中含铜钱,意为“寿终正寝”。脸上盖好,

胸上放好书本,双脚绑上麻绳(俗称绊脚索),防止猫来惊尸。最后再把死者生前用的被褥抛于房坡

上,枕席抛于野外,防止传染疾病。然后在死者门前竖起幡旗,在幡旗的中间插上哀杖,哀仗

的数目要和死者的岁数相同。亡者如果有重孙的就要另外制作

文档评论(0)

guchengy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