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_《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2.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在建筑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成功的建筑”。

四、教学方法:集体阅读法、点拨法、交流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熠熠闪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它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夫妇等八位设计师;这庄严巍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设计组组长是梁思成。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人之一,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家,建筑教育家。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解题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技论文。

2.课文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各是什么意思?

“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的长子,生于日本东京,卒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学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回国工作,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至1931年,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

2.文章体裁

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

(四)初读感知

1.字音识记

zūnwǔlǒngmiùfāngzuómojuānxījǐyǔ

鳟鱼厢庑瓦垄荒谬梁枋琢磨水波涓涓嬉戏给予

yánlángyíxiézhuàngliáodì

檐廊颐和园谐趣园一幢房子寥寥几笔左睇右盼

2.词语释义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从事某种事情。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荒谬绝伦:形容可笑,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殊途同归。

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3.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大意。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五)重点探究

1.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时,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所谓的持续性包括几种?

2.作者从哪些艺术门类来分析这一观点的?

3.结合课本内容,从艺术特点来看,这些艺术作品里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又是什么?

(1)舒伯特在一八一七年夏天,写下《鳟鱼》这首快活且富戏剧性的名曲,当时他只有二十岁,两年后他又取用这段轻快的旋律,作为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曲的主題。故又称《鳟鱼五重奏》。此曲由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等五种乐器组成的五重奏,曲中充满着优美的旋律,令人倍感亲切。

《鳟鱼五重奏》中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

(2)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风俗画)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屠宰时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