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促织》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VIP

第3.4课《促织》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淘宝:中院研究所

PAGE1

促织

一、教学目标

1.本课的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

2.熟读文本,感受小说朴素自然、简洁凝练、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

3.学习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4.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凊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二、教学重点:掌握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跌宕有姿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四、教学方法:诵读发、点拨法、交流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同学看过电视剧《聊斋志异》吗?对,就是那部情节曲折离奇又带着诡异色彩的电视剧。其实这是改编自同名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促织》。看这个题目,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二)写作背景

《促织》是蒲松龄受到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以及冯梦龙《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中济公火化促织的故事的影响,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小说,载于《聊斋志异》第四卷。促织(蛐蛐)为善斗的昆虫,拼搏起来全力以赴,有的上品重伤不退,甚为壮烈。因而,自唐天宝年间始,斗促织就成为民间和宫廷的一项娱乐活劲,历久不衰。

《促织》中“宣德间”的“宣德”,即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促织》就是以明宣宗宣德年间的现实为素材而写成的文言短篇小说。

(三)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出生于一个已渐趋败落的小书香家庭,早年热衷功名,19岁接连考取县、道、府3个第一个,名震一时,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71岁才援例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异地作幕客外,终生在家乡为塾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以近年来之功采集民间野闻,进行丰富的想像和艺术加工,写成短篇小文说集《聊斋志异》。1715年2月25日,蒲松龄在家中逝世。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他曾写了14种俚曲,总近200万言。

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作品介绍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20岁左右开始创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内容大致可以四种类型:对科举制度的血泪控诉,对真挚爱情的热烈颂歌,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对贪官污吏的严厉批判,一些对世俗民风的劝戒讽刺的篇章。

(五)内容分析

1.解题

促织,蟋蟀的别名。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声音附会成“催促织布”,遂称之为“促织”。

2.文本翻译

根据课文下的注释,翻译文言文。

3.内容概括

《促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优秀篇章,通过对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自私、贪婪和凶残,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与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小说以“促织”为题,所写人物的命运随着促织而起伏摇摆,揭示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其喜剧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4.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背景,说明故事的起因。

皇宫为满足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不顾百姓为了一只促织“辄倾数家之产”的严重后果,充分揭露了官府的贪鄙。作者以简要的语言,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为下文写成名一家的遭遇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受尽折磨。这是故事的开端。

先点明成名充“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至家业败落,“薄产累尽”。面对征促织,他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自行捕捉而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这部分概写故事发端,点出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这是故事的发展。

“求神问卜”是在无望中寻求生路。能以神卜”的女巫竟有“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灵验,引出成妻问卜,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问卜得图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占卜的情景显得神秘莫测,弥漫着奇幻色彩。成名得画,按图苦搜,终获佳品,“大喜”之余,“举家庆贺”,对促织“备极护爱”,有望“塞官责”,解脱苦难,至此第一层波澜趋向平息。

第四部分(第5-7自然段):写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