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pdf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1.《伶官传序》中,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

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

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2.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盛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开门见山地提

出论点。

3.《伶官传序》以感叹起笔,然后顺势提出兴盛和衰落的道理,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观点,醒人耳目。

4.《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

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立论鲜明,

催人警醒。

5.《伶官传序》中,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

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

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

的内涵。

6.《伶官传序》中,作者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

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7.《伶官传序》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句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

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

的下场。

8.《伶官传序》中,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

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

9.《伶官传序》中,文章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10.《伶官传序》中,叙述“世人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

给庄宗”的句子是:“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11.《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是为说

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

12.《伶官传序》中,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以及在庄

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亡身”的结论。

13.《伶官传序》中,“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发

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

14.《伶官传序》中,借这“至于誓天断发,这下沾襟,何其

衰也!”句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

15.《伶官传序》一文最有力地证明“盛衰之理”这一立论的

历史事实依据的句子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16.《伶官传序》中,写庄宗李存勖替父报仇后社会状况的句

子是:“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17.《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

响应,赢粮而影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

18.《伶官传序》中,写庄宗及群臣因伶人作乱仓皇逃跑场面

的句子是:“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

归”。

19.《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

事决定的句子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

于人欤。

20.《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

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亡身,自然之理也。”

2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

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2.《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通过

对比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安逸享乐。

23.新时代中国青年,学习和创业都有了更好的条件、更高的

起点,但也要牢记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所说“忧劳可以兴国,逸

豫可以亡身”,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奋斗精神。

2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

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

也。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两句进行对比,总结了后唐庄宗先兴后亡的原因,并借此对执政者

提出告诚。

25.伶官传序给你印象最深,并且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一句名

言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6.欧阳修在史论《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2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6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