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2021.docx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RegulationonSafetyTechnologyforGasCylind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

2021年1月4日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RegulationonSafetyTechnologyforGasCylind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

2021年1月4日

TSG23—2021

TSG23—2021

前言

2013年9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定《气瓶安全技术规程》的立项任务书,要求以《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9—2009)、《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F001—2009)、《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R1003—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R4001—2006)、《气瓶型式试验规则》(TSGR7002—2009)、《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R7003—2011)等7个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形成关于气瓶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起草工作组,制定本规程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本规程制定的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制定起草工作时间表。

2015年8月、2016年8月,起草工作组在北京分别召开第二次、第三次工作会议,对草案进行了讨论,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2017年3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7]13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2017年9月,起草组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对征求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并且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2017年10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7〕61号文再次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起草工作组对第二次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许可改革的推进,为与《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年第3号)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2019)相协调,按照特种设备局要求,起草工作组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2020年5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

2020年9月,本规程的报批稿由市场监管总局向WTO/TBT进行通报。2020年11月,WTO/TBT通报结束。

2021年1月4日,本规程由市场监管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程按照以下基本原则制定:

1.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7个原有气瓶的安

全技术规范为基础,进行合并以及逻辑关系上的理顺,统一并且进一步明确气瓶基

TSG23—202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

TSG23—2021

本安全要求,形成气瓶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根据行政许可改革的要求,调整各环节有关行政许可的内容;

3.整理原质检总局近年来针对气瓶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汇总《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7个安全技术规范在宣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充分吸取和结合多年来气瓶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材料、设计、制造、型式试

验、监督检验、气瓶附件、充装使用、定期检验等环节提出具体规定。

TSG23—202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1总则

1.1目的

为了规范气瓶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1.2适用范围

(1)本规程适用于环境温度为-40℃~60℃(注1-1)、公称容积为0.4L~3000L、

公称工作压力为0.2MPa~70MPa(表压,下同),并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混合气体(注1-2)以及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的无缝气瓶、焊接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纤维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以及气瓶集束装

置(注1-3);

(2)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以及消防灭火用气瓶,应当满足本规程总则、材料、设计、制造的有关规定,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还应当满足《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大于3000L并且小于或者等于5000L

文档评论(0)

chenzehao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