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2023·北京房山区)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之后门第观念逐渐弱化。五代时期,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门第的等级观念消失
B.民族交融改变世人婚姻观
C.世家大族的地位开始上升
D.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习俗
3.《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唐朝此制()
A.民主政治色彩浓厚 B.保证了皇权独尊
C.确保中央集权加强 D.降低了行政效率
4.唐初诏令,男20、女15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其目的是()
A.促进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
B.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C.打压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
D.恢复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治
5.(2023·聊城)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18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魏征此举()
A.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 B.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
C.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6.(2023·北京昌平)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由此可知,这种做法()
A.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度 B.剥夺了宰相权力
C.减少了决策的随意性 D.削弱了君主专制
7.(2023·泰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A.西周时期 B.北魏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8.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9.唐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为“中书门下”,并附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僚属机构。三省与宰相分离,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宰相也由“坐而论道”的咨询者成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这反映出当时()
A.三省六部制实际上被废止
B.宰相的职权范围有所扩大
C.君主最高决策权得到强化
D.三省合一的趋势开始出现
10.(2023·北京朝阳)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地方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这一措施()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B.减轻了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
C.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议事已定,德弃(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瑞(尚书仆封)而亲德弃,(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心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瑞、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摘编自《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8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docx
- 第47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docx
- 第50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docx
- 第43讲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docx
- 第4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docx
- 第4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docx
- 第46讲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docx
- 第44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docx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36讲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docx
- 第4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docx
- 第38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docx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35讲政治制度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