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怎样自制鱼缸.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您怎样自制鱼缸

第一:选购的玻璃品种及厚度

缸底用1.5厘米的钢化玻璃,四周用1.2厘米的钢化玻璃。第二:采取的加固措施:

缸底采用双底,取代底部拉筋,既牢固又美观,且能防止龙鱼在底部拉筋上擦伤。外底为1.5厘米的钢化玻璃,内底为1厘米的普通玻璃,内底比外底长、宽各小1.2厘米,以留出四个立面玻璃的厚度。

上部缸沿向下15厘米用双层拉筋加固,用厚玻璃的下角料即可。竖向拉筋在下,横向拉筋在上。鱼缸后部拉筋可与上部过滤槽槽底结合,采用单层拉筋即可。

鱼缸外侧的四个坚楞用深色铝合金直角材粘合加固,也能起到美化作用。

鱼缸四个上角用深色铝合金槽改制的三角套牢后粘合加固,同时也起到美化作用,也能防止玻璃尖角扎伤手。

第三:鱼缸尺寸:

长:1800-2000mm,视空间大小而定;宽:70mm;高:70mm。加水后水面高50mm,上留20mm空间。

第四:缸内设施布局:

过滤方式:底部过滤+缸内双侧三角溢流侧滤+上部过滤。

充氧方式:过滤器出水口设计为三角区反气举,另加上部过滤用的沉水马达(带充氧,不带过滤)。

加热方式:双300W电子控温加热棒加热,倾斜45度角放置在过滤器出水口下方及沉水马达附近。

加大水流方式:除过滤器出水口冲水外,加装沉水马达(带充氧,不带过滤)。(5)照明:顶部双植物灯(红)+缸底双水中灯,功率均为30W。

(6)防跳:上拉筋之上靠近缸后部粘上部滤器,长与缸长相当,宽为30厘米,高不超过缸上沿,以方便盖缸盖,底可直接借用拉筋板,即鱼缸后部横向拉筋宽为30厘米。上过滤器前方部分,在拉筋之上平行加盖活动的两块厚玻璃,其中一块应将缸的一半扣严,略有缝隙也可,一是可防跳,二是可防水分蒸发;另一块可留出10厘米的缝隙,以方便投喂及捞起剩余饵料。

第五:鱼缸盖:

用木工板加工,用深色铝塑板包饰,最好与底橱同色,以防潮防变形。缸盖分为单独的三块,最后面一块宽与上滤槽同宽,为30厘米,方便掀开清理滤槽;中间一块宽为25厘米,基本不动,底侧平行固定两根上部灯。最外面一块宽为15厘米,经常掀起,以方便喂食、加水及其他日常管理。

第六:鱼缸美化:

由于是用于养红龙,鱼缸整体应为黑色调,以突出红龙的红色。玻璃胶选用黑胶,鱼缸

背面、双侧面及底面均用黑即时贴粘成黑色,底面的黑即时贴可粘于两层玻璃底之间。鱼缸内的两个三角溢流外挡板采用双层粘合玻璃,两层玻璃之间也粘上黑即时贴,以挡住滤材。鱼缸上沿向下15厘米用黑色装饰板粘合装饰。

第七:鱼缸摆放放置:

鱼缸放于定做的底橱上,下垫泡沫板防硌,底橱长:1800-2000mm,视空间大小而定;宽:70mm;高:60mm。

底橱放置于一整张木工板之上,并用水平尺找平,应与楼板走向垂直放置,以分散鱼缸重量,减轻楼板压力。

鱼缸应放于少有人走动、龙鱼不易受惊吓的地方。最佳位置为靠东或西墙,且不能有阳光直射,防止缸内因阳光照射生长绿藻,并且要离电源较近。

第八:鱼缸底橱制作:

可用两种原材料加工:一是用圆钢管作六腿支撑,用厚角铁作横梁,外包铝塑板或密度板;二是用硬木作框架,六腿支撑,外包铝塑板或密度板。橱顶面用密度板,并在对准鱼缸底部上、下水口处留相应直径的圆孔。如用铝塑板外包,则选用深色的;如用密度板外包则漆成深色的。底橱后部左侧留两个直径5厘米的圆孔,方便电源线及充氧气头穿入。为方便底部滤槽放入,底橱不需要加底,但要加下横梁加固,先放置好底部滤槽再放底橱,最后再放鱼缸。底橱四扇门对开,底滤槽靠底橱右侧放置,左侧留出空间以安装电源等。

第九:鱼缸上滤制作:

上部过滤槽参照上图模式制作,用普通玻璃,厚度为0.5厘米,尺寸为:长为鱼缸内径长,宽为30厘米,高不超过缸上沿,过滤槽横向两侧直接粘于鱼缸两侧面玻璃上,后面即为鱼缸的后面玻璃,底为鱼缸的后部拉筋。共分六格,自右向左依次为:第一格为上水管孔格,第二格放滤棉,起物理过滤作用,第三至五格放生化环或生化球,起生化过滤作用,第六格为下水口。第一格、第二格及第六格可略窄,中间三格要宽,以放置更多的生化滤材。第二格滤棉分多层放置,最上层为粗滤棉,向下根据滤槽深度依次放几层细滤棉,各层滤棉之间可用生化环隔开,以方便水下渗。各格上间隔玻璃高度一样,下间隔玻璃应依次递减尺寸,高差为2厘米,下间隔玻璃的底端两角均磨成三角装,以躲开鱼缸底的玻璃胶,方便粘合密封。上间隔玻璃离滤槽底1厘米,上、下两块间隔玻璃间距2厘米。第一格间隔玻璃上端打一直径3厘米的半圆孔,以放置上水管;第一格底面玻璃打一直径3厘米的上水管孔,内穿2厘米的PVC上水管,不需粘合密封。下水底孔设在滤槽左侧,应留出上侧面拉筋的宽度,底孔直径为2.1厘米,内穿2厘米PVC下水短管,管底要高于水面,下水落进三角溢流反气举区内。

第十:底滤及配套设施制作:

底部过滤槽参照上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