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学课件).pptx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粮食安全问题

教学目标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了解我国粮食供需面临的形势。德育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粮食安全现状,激发出学生节约粮食和科技兴农的情怀。

第二节粮食安全问题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投桃报李。(一)粮食与文化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关于食品食物的成语俗语?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告称,全球各地因缺少粮食而产生粮食暴乱正在发生,还有很多人活活饿死。海地、埃及、喀麦隆、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都发生了类似情况。(二)粮食与社会稳定

重农固本,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深。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12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之际,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放言:“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同样,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些专家告诉他们,据测算,由于人多地少等原因,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1978年到1979年养活中国人的注定是中国人自己。与美国等新大陆国家相比,中国确实是人多地少,但中国人的能动性却不可小觑。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包到户,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先河。到了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由之前的每年3万斤一下子增加到13万斤。二、我国粮食安全历史及现状

18位农民的“生死状”1978

34从1982年到1984年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3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给予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正式登上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舞台。到1984年,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突破8000亿斤,人均粮食拥有量达800斤。1985年至今我国水稻、小麦、玉米3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布朗预测的42.5%的粮食自给率。粮食总产连续7年超过1.2万亿斤,去年达到13158亿斤;人均占有量超过94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韩长赋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近14亿人吃不完。”二、我国粮食安全历史及现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谁来养活中国人?——我们自己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认为未来以全球的粮食生产也难以满足中国巨大的需求。多年后,就连布朗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在《谁来养活中国》出版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政府为提高谷物的产量采取了许多行动。这么做的结果是,中国成为基本上可以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学好文化知识,助力科技兴农。

——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05.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提高,省际间流通量企稳回升04.粮食产需缺口扩大03.目录CONTENTS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02.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回顾01.

通过了解我国粮食供需面临的严峻形势,树立正确的农业观和食物观,从自身做起,给粮食自给率减压。德育目标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粮食供需面临的严峻形势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粮食总产量先后跃上3000亿斤、4000亿斤、5000亿斤三个台阶,年均增长3.3%。这一时期,虽然粮食产量跃上三个台阶,但由于人口增长较快,粮食人均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温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回顾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6000亿斤起点基础上,先后跨上8000亿斤、10000亿斤和12000亿斤三个新台阶。期间,经历了“一增、一减、一恢复”三个阶段。

粮食播种面积虽然由1978年的18.1亿亩波动下降到1998年的17.1亿亩,但亩产由338斤提高到600斤,年均提高13.2斤;产量由6096亿斤增加到10246亿斤,达到历史新水平,年均增加208亿斤总体增长阶段“一增、一减、一恢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