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的逐渐提高,很多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阻力。下面对我对中国的某些社会问题进行了解:
第一方面:医疗问题
(一)、当代中国可以到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这也表明了当代的医疗体制
转型的困境。通过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现象。1、我国医疗资源的总体不足与分布
不均,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资源却仅占世界的2%。2、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明显
的滞后,目前,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太低,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
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只能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
(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滞后,医疗保障系统的危机已显示出抑制国
家经济增长的迹象。
(三)、我们可以看到医院的赢利冲动与专业霸权,医疗费过高的主要表现是药费高、
化验费高。门、急诊医疗费中药费在60%以上,住院医疗费用中,药费占50%,化验费动
辄几百元乃至几千元“红包”问题是医患关系的焦点。尽管几乎所有医院门口都贴有“本
院不收红包”的告示,但这个告示可能在暗示送红包给主治医生看病开刀的常规化活动。
在市场化的大潮下,送“红包”几乎成为看病、就医的一个“潜规则”。
在医疗改革困境下我们应该反思:1、以减少投入为改革目标是不可取的。政府不能简
单地以甩“包袱”为出发点,而应将投资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钱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这
样的投资从长期而言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至少是提升了人力资本。即便是美国这么市场
1/10
..
化取向的医疗体制,政府为消除市场失灵的影响也建构了面向老人和穷人的医疗保险和医
疗救助。2、政府对“医”和“药”的监管乏力医院热衷于诱导患者过度消费,而医药公司
则从获取巨额利润,并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得利益集团。政府的卫生部门基本是为大医院
和医生服务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相反,在美国那样的商业保险体制下,健康
维护组织等第三方付款人则对“医”和“药”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监督。一、英国模式:英
国模式是医疗保障和医疗体制合一的制度,政府通过税收筹措资金,并直接对公立的医疗
机构进行管理,公民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二、德国模式:德国模式是医疗保障和医疗体制
分离的制度,雇主和雇员向作为第三方的医疗保险机构缴费,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公立、
私立都可以)签约以提供服务,不能参保者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三、美国模式:美国模
式也是医疗保障和医疗体制分离的制度,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会为其雇员到私营保险公司购
买医疗保险,其他人则需自己买,医疗机构完全私营,政府的责任是管穷人和老人。
四、三种模式的比较:英国模式没有作为第三方的保险机构,政府直接管理医院,医院直
接提供免费服务,效率较高。英国模式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特别重视社区卫
生服务。在社区建立卫生服务中心,由全科医师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社区中心负责妇幼保
健、家庭看护、巡回医疗、防疫注射、病人运送、残疾人服务和早产儿照顾等等。最值得
我们借鉴的可能还是英国模式的基本原则,亦即“无论病人的支付能力如何,都应能够得
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第二方面: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高校开始扩招后我国的大学生数量逐渐增长,大学生就业问
题成为了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了,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当代我们大学社所
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市场受宏观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1、世界经济不景气;2、在我们的政策
主导上,没有把就业问题真正放到优先地位上。许多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率,采取
的是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的现象;3、大批城镇下岗
2/10
..
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加上上亿的进城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与进入就业高峰期的新增适
龄人口造成了叠加的就业压力。
(二)、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很难保证使每个大学生
都有一个“精英”岗位。
(三)、大学教育本身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并不是不需要高级人才,而是有时高校的毕
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①、然而我们应该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在哪里?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