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知识讲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糖尿病

消渴病科普知识讲座课件

概述(一)定义消渴是中国中医传统医学的病名.由于阴虚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尿,多食,疲乏,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由于临床症状相似于现代西医临床的糖尿病所以单指糖尿病;(二)历史源流1.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书中又名.消瘅:又名“热瘅”,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见消瘦,“瘅”指内热。3.《金匮要略》专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首先提出治疗方药。“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4.《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首先观察到了消渴病小便甜。6.刘河间《三消论》是第一部阐述三消燥热学说的专著.《宣明论方》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和内障”。7.《儒门事亲》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8.王肯堂《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一、病因病机1、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肾阴亏损——阴虚火旺——灼伤津液——消渴。2、饮食失节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消渴。3、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灼伤肺、胃、肾之阴——消渴。4、劳欲过度房劳太过——损伤肾精——虚火内生——灼伤津液——消渴。消渴津液亏损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劳欲过度饮食失节五脏虚弱肾阴亏损气郁化火虚火内生酿生内热病因示意图禀赋不足精亏液竭阴津肺肥甘厚味积热内蕴亏损胃消渴情志失调郁久化火燥热偏胜肾劳倦过度肾精亏损二、病机总病机:阴虚燥热病位:肺、胃、肾病变: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病久入络,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瘀密切相关。病机转化(消渴变证或称并发证):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心痛、中风、四肢麻木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水肿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疮疡、痈疽正气亏虚,感染痨虫—肺痨肝肾阴亏,耳目失养—视朦、耳聋虚风内动—眩晕阴液极亏,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神昏或昏迷、死亡。消渴病的病机特点是以阴津亏损为本,燥热偏胜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而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津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病机特点气阴两虚,阴阳俱衰:病理阴虚为本日脾肾阳虚,水肿,泄泻正气不足,瘀血内生:演变燥热为标久因虚成瘀,因瘀致虚脏腑虚损,变证百出:肺痨,胸痹,麻木,脱疽、雀目、内障、疮疡、痈疽、中风、昏迷脱厥鉴别诊断1精神性烦渴2尿泵症3甲亢诊断与诊断依据1.三多一少主症为依据: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20次/d),尿量增加(3000~10000ml/d),夜尿增多。多饮——喝水量及次数明显增多。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常感疲乏无力。消瘦——日久,甚至早期。并发症1消渴并眩晕、中风.消渴并四肢麻木2、消渴并视朦3、消渴并水肿4、消渴并痈疽3.辅助检查为确诊手段:2010年WHO最新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既可确诊为糖尿病①糖尿病症状+2次FPG(空腹血糖)≥7.0mmol/L(126m

文档评论(0)

135****98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