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yungC100

Cambridg

2.理解诗人“寻梦”的内涵,体会诗人情感的意蕴,把握诗歌情

感的丰富之美。

3.结合意象分析诗人在情感处理上的理性节制,品读诗歌的节制

之美。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自由诗(新诗)的特点。

走近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

云中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代表作《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等。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其诗

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ch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被梁启超赞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1918才女林徽因

1931徐志摩

徐志摩广为流传的,除了他的诗还有他的私生活。

1926二任妻子陆小曼

1916-1922发妻张幼

作者生平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

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

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志摩爱恋林徽因。

●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

桥启程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

员。

●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

林徽因和梁思成参与接待工作。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胡

适充当媒人,梁启超做证婚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

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率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者简介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资产

阶级)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的新诗可称干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

新月诗派

徐志摩

梁实秋

闻一多

胡适

知识链接

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认为诗终须讲究韵律和节奏,不能过分直白和松散,提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诗歌创作是“带着格律的镣铐跳舞”。

在此基础上,新月派诗人、学者闻一多提出“三美”的新诗主张,即新诗应当讲求“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强调词藻的选择要鲜明,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

有色彩感和画面感合:“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影响:“三美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

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UNIVERSITYOFCAMBRIDGE

剑桥大学

泛舟剑桥

FimedandeditedbyNanke

BOATINGINCAMBRIDGE

南构学长NKSiiLs

T

m

1922年,第一次离开康桥,写下长诗《再会吧,康桥》;

1926年,再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第三次也是告别的一次,留下诗《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留给康桥的告别礼。

Veryquietlyltakemyleave

Asquietlyaslcamehere;

QuietlyIwavegood-bye

Totherosycloudsinthewesternsky.

Thegoldenwillowsbytheriverside

Areyoun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