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忆与时代“共名”.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第5期No.5,2015

代叫.(~吃亏毒队走主

SerialNO.234

总第234期

延安时期解放区革命歌谣:社会记忆

与时代H共各

毛巧晖

[摘要]革命歌谣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内容承载了革命时代的社会记忆,同时也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成为与时代共名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其解读与阐释需要依附于特殊的时代情境,但是

色所承载的革命记忆转化为一种共同的文化符号,熔铸为社会的共同情感。

[关键词]革命歌谣;社会记忆;社会情境

[中图分类号]1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15)05-0049-06

革命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一个特殊的样式。对于革命歌谣,学界没有准确界定,有的从

地域范围予以限定,即指最早在革命根据地诞生后流传到全国的歌谣,如中央苏区、大别山区、)11陕

革命根据地、晋冀鲁豫等地歌谣;有的从内容上规定,即只要歌谣中饱含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无论其

产生地域。另外对于革命歌谣所指涉的时间也难以确定,有的包含土地革命时期,有的则专指抗日战

争时期。因此无论如何界定,难免会有一部分文本被遮蔽,倒是从革命一词框定,较为合理。另

外对于作家所创作或改编的革命歌谣以往研究者则甚少谈及。因此本文就用革命万一词凸显此类歌

谣内容的规定性与时代性。对于革命歌谣的研究,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发端,延续至今,其内容涉及

歌谣的搜集、歌谣的内容、艺术特色、社会价值等这些研究为当下进一步探析与反思革命歌谣的社

会意义与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此为基点,本文主要探讨革命歌谣所呈现的社会记忆及其特殊的时

代性。

-

现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从歌谣征集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如李大钊、瞿秋白、悻代英等

都很重视民间文学,并且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运用民间文学形式进行创作的一个高潮。正如多尔逊所说:

共产主义团体早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就已经在活动,民俗可以为共产主义思想做宣传的作用,必然

不会被忽视。他们从民俗中间发现了许多可资利用的因素,来使自己的事业同七亿伟大而无名的人民群

众统一起来。①

[作者简介]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

①安德明:((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4Ç1

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

从《苏区文艺运动资料》。可以看出,歌谣和戏剧是苏区开展最盛的文艺形式,苏区文艺最突出的

成就表现为通俗化的诗歌、歌谣的写作和故事的写作。

伴随着启蒙的时代主题,歌谣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进入文学改良、新文化提倡者的视野,

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文学性,使得时人认为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民族的诗飞1927年,革命文学兴起,

对于革命文学的创作,悻代英指出要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文学n。因此,他们要求作家和

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接近劳苦大众,11民间去,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倘若你希望做

一个革命文学家,你第一件事是要投身于革命事业,培养你的革命的感情。若并没有要求革命的

真实情感,再作一百篇文要求革命文学的产生,亦不过如祷祝(公)鸡生蛋,未免太苦人所难。③这

是从革命文学创作者的角度论述,

文档评论(0)

钝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