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广东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
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们所说的“常识”首先是指知识性的常识。知识性的常识有两方面的意
思,一个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判断力,或是众人接受、无须解释
或论证的意见观念,这种“直觉常识”有的真实,有的不真实。知识性常
识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同一社会中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应该有或会有的知识,
即“普通知识”,如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等。
在知识性常识之外还有一种常识,那就是逻辑性常识,它体现为人们的思
维习惯和心理定式。例如,发生在前的为“因”,发生在后的为“果”;一
件事情不能既发生过,又没有发生。从来没有学习过形式逻辑的人也有这
种逻辑性常识,他们在说理时会建立某种“因为”和“所以”的联系。当
然,这种关系是否可靠合理需要检验后才能确定。
说理中的普通知识有些是不可靠的,不能因为是常识就深信不疑。在说理
中,对待普通知识与对待专业人士所拥有的专门知识一样,都需要仔细检
验其是否可靠。这种检验不是故意抬扛,不是你说是,我就偏说不;当一
个人检验对方说理是否真实可靠的时候,也是在搞清楚自己是否有理由怀
疑对方。
逻辑性常识同样需要检验。与形式逻辑不同,逻辑性常识依靠的不是严密
的逻辑推理,而是受制于与他人共同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或来自某种文
化的先在假设。说理中的逻辑性常识之所以会有谬误,往往与依赖于这种
未加检验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有关。
总之,常识是不纯粹的知识,混杂了很多无知与偏见。我们对常识可能存
在的谬误和可能受到的扭曲应该保持警觉。
(摘编自徐贲《理由与“常识”和“知识”》)
材料二:
哲学家伽达默尔将常识解释为:同一社会中关于公共事务、社会取向与价
值判断的合理共识,是普通人都能理解、掌握和表达的平常知识、基本道
理与通俗规则。常识认知简单易懂而晓畅清晰,既能诉之以情,又能晓之
以理,从而实现通情达理的说理艺术。
诉诸常识成为公共说理的主要方式,这与常识的时空特性相关。一方面,
常识具有时间持久性,它在较长时间内流传而形成,并在时间流逝中不断
消化与吸收新观点、新见识,不断为公众所接受、认可;另一方面,常识
亦具有空间共同性,它是特定范围内主体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它未必正确,
但一定是在较广范围内为大家都承认的知识和信念。回到常识是一种回溯
到日常生活、伦理习俗与道德风尚的实践智慧,它不仅描述了社会生活的
日常景象与平常样态,而且指引了应有的价值准则与道德取向。诉诸常识
正是基于这一情感共鸣、理性共识与道德共性而得到公共认可与辩护,也
才使得公共说理得以可能。
但常识不是灵丹妙药,公共生活与社会认知既有在常识之外的新情况与新
问题,也有因对常识的过度诠释与泛滥使用而造成的认知偏差与理解误区。
为此,我们应对常识认知的局限与风险保持警醒。
常识认知拘泥于经验主义,存在着常识思维泛滥的风险。在常识的众多来
源之中,经验无疑是首要和主要的。但经验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特点影响
了经验性认知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公共说理倘若完全诉诸常识认知,就会
走向常识思维泛滥的误区,导致一系列低级错误。比如,诉诸多数人意见
的“少数服从多数”,如果用错地方,就有可能造成损失甚至严重的后果,
有人还会因为“罪不责众”的常识思维而无所畏惧。又比如,诉诸固定模
式的静态思维,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守成不变的认知后果之上的
常识,可能使人们的认知陷入静态封闭的思维窠白。
常识认知倚重于道德规范,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受到泛道德化批判的影响。
道德规范是常识认知的重要依据,经由常识而达成共识的前提在于它符合
多数人的道德直觉与道德经验。公共说理所依循的“人之常情”即是来自
群体共有的道德情感与集体维护的道德信念。但基于常识认知的道德评价
也有可能走向泛道德化批判,具体表现为:将非道德对象道德化,如对偶
发个案进行舆论申讨与道德围剿;将底线道德拔高为理想道德,把个人美
德提升为道德义务,如强行要求捐款等慈善行为;将道德批判范围盲目扩
大,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中对社会生活进行全盘否定甚至虚无化,如社
会躺平论、文化虚无论等。
常识认知的根本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蜂蜡药典标准2020.pdf
-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pdf
- 福建省厦门一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pdf
- 妇科常见病总结.pdf
- 附录K-1 系统测试计划.pdf
- 复审程序授权委托书.pdf
- 改正优先权要求请求书.pdf
- 甘肃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写作专题(含).pdf
- 干货:补液的八个细节,教你躲开临床陷阱.pdf
- 钢结构工地八大员岗位责任制.pdf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中学、华侨中学、协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
-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pdf
-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题语文试题及参考.pdf
- 广东省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pdf
- 广东省四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pdf
- 贵州省部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汇编:七选五(含解析).pdf
- 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pdf
- 国学启蒙《笠翁对韵》上卷.pdf
- 国学启蒙《笠翁对韵》下卷.pdf
-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