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专用)考向44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物象(解析版).docx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专用)考向44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物象(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44文学类文本阅读之物象

一、(2022·河南开封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风中的芦苇

梅洁

①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

②我一直想,我这一生,总会和芦苇不期而遇。在深秋白茫茫的芦苇荡里,和着盛开的芦花留下我的身影,哪怕从此我随风而去……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想了许多年,想得有些莫名,有些怪异。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信息,但我不知道它的由来。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

③许多年后的八月,朋友约我去南大港湿地,他们告诉我,湿地里的芦苇浩浩荡荡。湿地是大地的非常宝贵的一个器官,如人的肝、胃、心脏什么的,它叫“地球之肾”。虽然它的重要已经很明显了,但我知道,此去南大港,令我心醉神往的是芦苇。

④地处渤海湾里的南大港,属传说中林冲被发配之地——沧州。千万年里,海水在这里涨了退了,汹涌了平静了,留下了茫茫的盐碱滩,芦苇在盐碱滩、在沼泽泥泞的大洼[注]开始了千万年的生长。八月的芦苇是盐碱地绝妙的幻想,那绿色让人恍入梦境。于是我看到,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我知道,地平线之外是渤海。海风吹过来,湿地掀起了芦苇的大涛。这时,我虽然离海还有一段路程,但已经听到了属于海的呼啸,感受到了一种属于海的力量,有些雷霆万钧。稍刻,海风过去,八十平方千米涌起了芦苇绿色的涟漪,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的牵携。这时,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大自然成长的声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轻盈的唰唰声,唰唰唰唰……声音在风中荡漾,有一种启示般的感动。

⑤很难想象,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

⑥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一群拓荒者走入了大洼,他们在这里开垦了几十万亩稻地,建造了一处北方粮仓——南大港农场。拓荒者中有一个九岁的男孩,他随父母兄妹一起从遥远的川南而来,蜀道迢迢,几千里南方北方,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负着历史的原罪……

⑦似这芦苇,岁岁枯荣;如这潮汐,月涨月退。四十多年走过,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与挣脱、爱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出芦苇荡。回过头一想,这一切,最初和最终似乎都是与生俱来的,都是为了不辜负父亲赐予的那个名字——华北。

⑧此刻,华北和我们一起站在八月的芦苇荡里。

⑨“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得滴水全无……”华北有些忧郁。

⑩许多年里,中国人到处填海造地、围湖造田,原本六十万亩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只幸存下五分之一。后来,大洼发现了石油,于是大洼不允许再蓄水了。上游的河流也被截断了,大洼连年干旱。大洼的油田在贡献石油的同时,也在丢失着千年万年的绿色和静美。“保护湿地”仅是大洼人近几年刚刚获得的信息,那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智慧。为了幸存的芦苇,为了芦苇里千千万万迁徙的鸟儿,千千万万的鱼,以及千千万万在芦苇里栖息的蛙、狐狸等——人们说它们有的已成了精——大洼人开始从黄河给湿地买水。今年,没有钱买水,大洼干涸了。

?干涸的大洼今年闹蝗灾。蝗虫如邪魔一般穿过,天空顿时一片昏黑。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六千多头蝗虫。人一脚踩下去,能踩死二百多头!蝗虫在几天之内可把芦苇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烟云。

?蒙昧在接受大罚。

?然而眼下,大火劫后的芦苇在依然干涸的大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这让人想到上苍对苦难的赐予,命运不会就此倒伏。

?想象亿万条魔虫“沙沙沙沙”啃咬之后的复生,想象冲天大火焚烧之后丝毫也不怯弱的生长。我倏忽感到,眼前的绿色已不是一种植物,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是邪恶绝对战胜不了的,万劫不死的精神是凌翔天空的大鸟!

?深秋来大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华北说。

(有删改)

[注]大洼:南大港湿地,俗称“大洼”。

大洼芦苇形象有着怎样的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

①无边无际。大洼芦苇面积大,文中说“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②不屈不挠、精神伟大。大洼芦苇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它长在荒凉的盐碱地,经受过干旱、蝗灾、火灾等,依然在“干涸的大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大洼芦苇象征着虽遭遇不幸却能万劫不死、代代重生的生命,它具有万劫不死的精神,体现了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事物形象的能力。

本文中的芦苇生长于大洼的盐碱地,“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可见大洼芦苇面积大,无边无际。

“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和絮语”。“很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手可摘星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