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病迈进,副标题为“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目前,艾滋病在我国正呈现快速蔓延的趋势。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教育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为理论基础,让学生提高认识——掌握艾滋病基本知识,学习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明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从而加强艾滋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具备一些简单艾滋病知识的高中生,他们多数来自农村,缺乏对艾滋病预防常识的认识。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学中尽量采用简单、直观、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注世界艾滋病的流行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艾滋病病人和谐相处。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教学难点:艾滋病的预防
六、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与艾滋病相关的资料,包括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预防措施、流行现状、危害,以及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2、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准备相关材料,如图片、测试题等。
七、教学过程:
课题
预防艾滋珍爱生命
授课年级
高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课堂导入
听故事初识艾滋:带学生进入河南省一个偏僻小村庄文楼村,因有偿卖血,近十年中有九百人左右感染爱滋病,死于艾滋病的,生前死后的艰难生活……
(1)你对艾滋病了解多少?
(2)为什么艾滋病有如此高的死亡率?
(3)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如何才能预防?
听故事,谈感想。讨论和交流。
情境导入,情感共鸣。
2、授课内容
2、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
1、学生回答艾滋病的中文全称和英文简写。
概述: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缺陷为特征的传染疾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写为AIDS。
2、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是艾滋病毒?(包括中文全称、英文简写)
概述: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写为HIV。HIV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它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攻击目标是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
展示PPT:
(1)艾滋病病毒模式图;
(2)HIV攻击T细胞。
1、提问,引发学生回顾。明确艾滋病的概念和英文简写。
?
2、依据PPT图片,?分析讨论和交流。
1、使学生了解艾滋病及艾滋病毒的全称和英文简写。
2、学生通过PPT图片,体会HIV的攻击性,深刻理解AIDS的高传染性
二、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1)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后,引发什么后果?
(2)HIV是病毒,它是如何在细胞内繁殖的?
概述:HIV感染人体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后,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疾病的感染。
展示PPT:“HIV在宿主内复制示意图”。HIV进入机体后,在mg2+的参与下,借助于反转录酶作用,逆转录成DNA前病毒。然后整合到宿主动物的DNA中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1、掌握艾滋病对人体的破坏和危害。
2、根据PPT图片资料分析、讨论艾滋病病毒在宿主内繁殖的途径。
1、让学生理解艾滋病死亡原因。
2、从PPT中体会HIV在宿主内繁殖的过程。
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提问思考:以下行为会传播艾滋病吗?
1.接吻、拥抱、握手;
2.共用餐具、共用学习用品;
3.在同一个游泳池游泳;
4.蚊虫叮咬。
归纳总结:以上行为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
PPT展示:以下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
(1)性传播;
(2)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3)母婴传播。
1、分组活动:先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
2、思考,比较艾滋病传播途径与以上行为的差异。
1、激起学生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兴趣。
2、明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关爱艾滋病人,与艾滋病人和谐相处。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1、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3)发现艾滋病人要及早报告,及早治疗并治愈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班级管理中的教师魅力.doc
- 高一数学组工作总结.doc
- 教书育人工作的艺术性.doc
- 浅议情商教育如何融入历史课堂(历史).doc
- 请多一点耐心与坚持(英语).doc
- 习题课教学反思——基于大数据的习题讲解和针对训练.doc
- 新高考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反思-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例.doc
- 元素周期表中的数字之美.doc
- 做有灵魂的教育—微课题研究的心得(英语).doc
-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充当着各种不同的角色.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