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训练题必修3高考精编题.pdfVIP

高三历史复习训练题必修3高考精编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三历史复习训练题〔必修3〕高考精编题

班级得分

1.〔08单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非

2.〔08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

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3.〔08文综〕非在批评*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4.〔202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

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5.〔202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

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6.〔08文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

人〞是指〔〕

A.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7.〔08单科〕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

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8.〔08单科〕*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

9.〔08单科〕孔子和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10.〔09年卷〕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开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表达其适应加强

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1.〔09年卷〕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

12.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000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寂静,新中

国成立后有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上下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容是不同的

1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性本善〞,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在灵魂〞。为了扩大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

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1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15.汉兴之初,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文档评论(0)

130****6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