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复活(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创作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目标1234

导入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已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

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出身名门贵族。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1851-1854年在高加索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圣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一批作品。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镇,享年82岁。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列夫·托尔斯泰の书写人生1863~1869《战争与和平》1873~1877《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复活》1852、1854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70年代末《忏悔录》80年代《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作者作品

创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晚年的托尔斯泰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他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

故事梗概《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高潮(44-58段)结局(59-78段)4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开端(1-21段)1发展(22-43段)23情节梳理

情节梳理通读全文,梳理情节。从会面开始到结束,两个人的情感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以表格、表情或曲线的方式画出。可做文字说明。要求:

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图谱。

1.首尾的情绪峰值。见面前和见面后的情绪是否一致?本次见面对两个人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因为这一点决定着后面情节的发展。2.情绪落差峰值。两个人情绪变化反差最大的是哪个情节?

探究学习托尔斯泰十分擅长刻画人物心理,在节选部分,聂赫朵留夫和玛丝洛娃都有着心理变化过程。请细读文本,根据下表的提示,梳理聂赫留朵夫“复活”的心理过程,然后补充表格的空白部分。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

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健康、真诚、纯洁、热忱、崇高,有美好追求。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2.放纵情欲、走向堕落的阶段。猥琐、空虚、低下、渺小。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诱骗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给了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