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通行本《庄子》共33篇,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这个编排体例,是由西晋郭象确立的。魏晋以来讲庄子,普遍是将《庄子》内、外、杂三篇混为一谈,都归之于“庄子之说”。但是,苏轼早在宋代即指杂篇中《盗跖》《渔父》《让王》《说剑》四篇“皆浅陋不入于道”,是后世“昧者勦之以入”;明清之际,王夫之则确定内篇为庄子之书,外杂篇为学庄者之作。

20世纪50年代,钱穆以一系列论文谈《老子》和《庄子·内篇》中使用“道”“自然”“象”“真”“神”“妙”等概念的区别,比如“象”“妙”在《老子》中多出,而且是具有专门意指的基本概念,而在《庄子·内篇》各仅一出,均无特指,是普通词汇。20世纪80年代,刘笑敢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做先秦汉语史研究,指出在《庄子》中仅外杂篇使用道德、性命、精神三个复合词,正好对应了先秦文献中这三个复合词直到战国后期才出现的“客观的年代分界”。刘笑敢得出结论说“内篇基本上是庄子所作,而外杂篇只能是各派后学所作”。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不仅未对《庄子》内、外、杂三篇的作者归属作区分,甚至引用苏轼、王夫之等前人明确证伪的篇章时,不加辨析和质疑。《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这是被广泛引用作所谓“庄子真诚观”的段落。然而,这种主张“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由汉魏时期以“察举”选拔官员而兴的人物识鉴的产物,其经典文献是刘邵的《人物志》。《庄子·内篇》中绝无这种“以神君形”的形神观,相反,从《齐物论》《德充符》《应帝王》中的许多论述和寓言可见,庄子所主张的正是形神不一的形神观。

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将“庄子美学”主题化、系统化的一部代表作,对于中国美学研究的“庄子热”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意义。该书第二章《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就审美精神、创作心理、艺术鉴赏等对庄子美学做了系统阐述。他指出“虚静的心灵,是庄子的心灵”,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则是“纯素的美”。将庄子艺术精神指认为“纯素的美”的精神来源,显然不符合《庄子·内篇》中庄子通过鲲鹏、神人、真人、畸人和奇树等系列意象所展示的自由想象和奇伟风格。在《庄子》全书中,“虚静”一词出现三次,均在外篇的《天道》篇中。因推崇“虚静”之道,《天道》篇亦推崇“朴素”之美。就思想根源而言,虚静之说源出于老子。但老子是“虚”与“静”分言,没有使用“虚静”一词。“虚静”可能最早出现于《文子》一书。《庄子·内篇》没有出现“静”字,庄子只讲“虚”,不讲“静”。

庄子哲学源于老子哲学,但庄子对老子的超越和突破是不容忽视的。从《庄子》内篇与外杂篇甄别庄子与老子的分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近数十年已有重要的成果。中国美学研究亟需在积极吸取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庄子·内篇》为基准,以梳理老庄之别为着眼点,重新研讨和诠释庄子美学,还庄子美学一个真面目。这是庄子美学研究真正得以突破上世纪旧说的起点。

(摘编自肖鹰《被混谈的“老庄”,被误读的庄子》)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学者在研究《庄子》时不区分内、外、杂篇,导致了他们对庄子美学思想的误读。

B.刘笑敢关于《庄子》内、外、杂篇作者归属的结论,与郭象、苏轼、王夫之基本相同。

C.《老子》和《庄子·内篇》都使用了“象”“妙”等概念,但其在两书中的内涵完全不同。

D.庄子“真在内者,神动于外”的真诚观影响颇大,刘邵的《人物志》继承了这一主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苏轼和王夫之观点,并指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引用《庄子》篇章时处理失当。

B.文章援引刘笑敢基于现代统计学方法的研究成果,证明《庄子》外杂篇非庄子本人所作。

C.第三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阐述不区分内、外、杂篇的作者归属就会误解庄子的形神观。

D.文章结尾面向未来,指出庄子美学研究应当吸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成果,争取有所突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父》体现出的是形神一体观,而《齐物论》等篇主张形神不一的形神观,可见《庄子》内篇与杂篇的思想有一定差异。

B.作者不赞同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某些观点,但肯定了该书对庄子美学研究的价值,体现了客观公正的治学态度。

C.《庄子》中大量的鲲鹏、神人、真人、畸人和奇树等意象展示了自由想象和奇伟风格,其精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