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句子在文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赋予学习的灵感!第PAGE1页共NUMPAGES9页

个性化教案

授课时间:2017.8.26

备课时间:2017.8.23

年级:初二课时:2小时

课题: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学员姓名:潘文熙

授课老师:杜老师

难点重点

培养语感,掌握阅读答题规范

体会文中关键性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

内容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体味和推敲句子在文中作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考查我们对文中关键性句子的理解,它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语句:

1、提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在文首总领全文、在文中转承过渡、在文末总结全文的句子。

2、运用了某种特殊修辞、起到某种表达效果的句子。

3、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情感的文眼句。

4、内涵较为丰富,难于理解的句子。

【思路点拨】

思路一:明确位置,把握作用

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能帮助我们快速确定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一)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文章在开头即直接点明中心,对全文起着领作用。如:《谈骨气》一文,第一段即独立成段:“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往往采用倒叙形式,以达到此目的。如《种树种到联合国》一文,文章开篇把事情的结果点出来:“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王果香是什么人?”“她到联合国去干什么?”

3、为全文渲染某种气氛。

文章在开头引用诗句或描写环境、人物心情,为下文的叙事或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如《巴东三峡》一文,开篇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突出三峡的险恶形势。

4、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内容预先作出暗示性的铺垫,然后在后文相宜之处作出呼应,使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如:《风筝》一文,“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自孩子所做的玩艺”,就为后文“精神的虐杀”这一幕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类句子对上文所叙内容进行了概括,同时又引出下文将要写的内容。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个句子在文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也有的句子只起到提示下文的作用。如:《鹤群》一文,“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

2、照应前文。

对前文写过的内容加以补充或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如:《最苦与最乐》一文,“……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就照应了前文“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三)位于文末

1、总结全文。

一篇文章写完后,往往在结尾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如:《忆读书》一文,结尾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总结了作者读书的体会。

2、首尾呼应。

有的句子在文章开头出现后,又在结尾再现,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写道:“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结尾又写道:“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四月二十八日。’”

3、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很多文章往往在结尾时点明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甚至将其情感进一步升华。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的结尾:“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点明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思路二:联系内容,突出情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点题。

有些句子紧扣文题,起着点题的作用。如:《永久的悔》一文,开篇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强调突出情感。

有的句子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如:《小巷深处》一文,“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一句通过反复强调,表达了“我”已抛弃了心中的虚荣,找回了纯真的自我,“我”将永爱母亲的情感。

3、深化中心。

这类句子一般是文章的“文眼”,起到揭示主旨、深化中心的作用。如《石榴》一文,“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一句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在夏日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

4、发出号召。

这类句子一般用在文章结尾,用来发出号召,鼓舞精神。如:《为人民服务》一文,最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