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校:

作者: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单元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初旬、万象更新、饺子、风筝、截然不同……”几个词语。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

二、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

三、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共话春节,导入新课(5分钟)

1.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本单元我们将对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进行探究。传统节日是民风民俗的一部分。本单元我们将对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进行探究。在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欣赏课件画面)

设计意图:从传统节日引出春节,创设说话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2.能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吗?生交流如何过春节(3-5人)

3.同学们,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北京的人们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老舍)关于他,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还有补充的吗?作者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那么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老舍爷爷,一起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请同学们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介绍老舍的资料,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老舍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为深入文本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感知春节(8分)

1.课件出示生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你会读吗?自己先试读一下,你在预习中弄懂了哪个词?(指名读,交流第三行和第四行各有什么特点,说说第三行的另外的读音并组词,再齐读两遍,交流理解的词语。)

2.在这些生字中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本课生字中有一个比较难写的字“熬”,(师出示课件)我们来看看“熬”字的演变。怎么记这个字?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再请同学们在学案上认真地写两遍,同桌互相批一下,好字画上圈。师提醒写字姿势。(生提醒、交流识记方法。利用学案中的田字格,练习写“熬”字,写完后同桌互相批阅评价。)

3.同学们坐好。生字词掌握得不错,通过预习,你知道北京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这中间都写到了哪些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并板书: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生交流春节的起止时间,生交流课文写的主要日子。)

4.这么多的节日,作者杂而不乱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贴:时间顺序(生交流表达顺序,明确时间顺序会让文章更有条理。)

5.这些节日里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照前置性作业表交流,一人交流一个节日,了解节日习俗。)

6.那你能说说老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板书:热闹、欢乐、喜庆、团圆)(生交流整体印象,初步感知春节。)

7.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吗?(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梳理文章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细读鉴赏,品味民俗文化(23分钟)

通过预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蕴涵着最丰富的民俗文化,今天,我们去细细品味这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详细描写了哪些节日?(生交流详写节日)

2.

(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3.同学们学得既专心又用心,下面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画的句子,待会我们班上集体交流。(生小组合作交流体会。)

4.喜欢腊八的同学,把你画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生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品读“腊八”

预设一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用夸张的手法指出腊七腊八,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同时引用俗语,使文章意思通俗易懂。

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预设二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把腊八粥比作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看的出熬腊八粥用的材料很多,感受到农民获得了大丰收。(生交流句子)

B带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来读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通过

文档评论(0)

155****3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