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武汉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卷2.doc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武汉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卷2.doc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武汉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不论在什么时代,怎么读书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时下一些读书类短视频盛行,一批读书类IP走红,聚集起数以亿计的粉丝,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此,各界看法不一。

②有人认为读书类短视频,形式灵活、趣味性强,节省了冗长的阅读时间,满足了自身的阅读需求,因而对读书类短视频趋之若鹜,坚持打卡,成为“忠粉”。网上,有人呼吁“不要把阅读固化到某种媒介形态上”,强调“短视频直播也是一种阅读”。批评者则认为这类短视频以“读书”之名行的是“娱乐”之实,算不上阅读。更有甚者,一些批评者直言短视频是“电子鸦片”,忧心于“它逐渐改变我们的大脑”。

③不论人们喜欢与否、是不是乐意接受,眼下短视频已经成为数以亿计网民的网络文化消费新宠,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产和消费短视频的人群之广,短视频占据公众的闲暇时间之多,都超过传统的报刊书籍阅读。如果说,前些年有关阅读的方式之争,还在于阅读纸质书与电子书之争,今天则已然转化为阅读书籍和刷读书类短视频之争了。

④从积极的一面看,读书类短视频以读书为内容、以短视频为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引导更多人去打开一本本好书。与特殊年代书籍等文化资源的紧缺不同,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无比丰富、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书类短视频至少有两个作用:其一,推荐出好的书籍,免去了很多人的选择困难;其二,以分享读书心得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引导更多人读书。

⑤肯定读书类短视频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被动接受为特点的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体验,一本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好书,其思想性、文学性、哲理性、思辨性等等,不是短短十多分钟,乃至一两分钟的视频所能浓缩得了的。况且短视频创作者本身的阅读理解也未必完全科学准确,我们只有真正认真读完一本书,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收获,才算得上是有效阅读。因此读书类短视频应该努力把人引流向读书本身,而非过度宣扬自身可以“让读书变得轻松有趣”。

⑥阅读当然会有乐趣、有故事性、有轻松的一面,但也一定有深刻、思辨、艰辛的一面,这就需要沉下心来、耐住性子、认真研究、刻苦思考。把刷读书类短视频的被动接受,与线下读懂一本本好书的主动吸收,以及阅读过后的分享讨论结合起来,才更有可能获得“与作家进行灵魂对话”的机会,进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境界。

(摘自李思辉《读书类短视频能否引流向书籍阅读》)

文本二:

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坐车、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每天花了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尽在我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②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聚焦于某一个主题,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的爆款文章来吸引眼球,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③因此,在“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大集市,熙熙攘攘,浮光掠影,茫然不知所措。

(摘自艾尤《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1)文本一中加点的“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②段中,批评者认为短视频会让人盲目追求轻松,从而思维退化。

B.文本一第⑤段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的观点。

C.文本二没有用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而是侧重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D.文本一和文本二借用诗句或文学术语,使表达更为形象,论证更加有力。

(3)能够根据本文一和文本二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读书类短视频盛行,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彰显了时代的进步。

B.短视频已经成为网络文化消费新宠,传统的报刊书籍阅读方式必然遭到淘汰。

C.读书类短视频存在过度宣扬自身的问题,需要网信办等部门的制约和管理。

D.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并不能算得上有效阅读,也不能带给人真正的成长。

(4)概括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5)文本一第⑤段和文本二第③段都提到碎片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