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__中国古代选择性必修第13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学生用书.doc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__中国古代选择性必修第13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学生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3.认识人口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的影响。

4.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链接·选择性必修3·P2~7】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①________、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②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____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2)中华文化的奠基:“________”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①秦汉: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②魏晋至隋唐:玄学盛行;佛学繁荣,儒学得到创新与发展。

③宋元:朱熹强调“______________”,提倡“格物致知”。

④明清: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________。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2)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3)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化主张________。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2)价值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②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________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知识点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链接·选择性必修3·P8~12】

1.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文化的传入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西方文化的传入

①明末:意大利人______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______、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汉字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________、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的文字。

(2)儒学的影响: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________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的传播:约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政治制度的影响: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以唐制为蓝本进行________;越南的科举制度与中国的基本一样。

(5)四大发明的影响

①8世纪以后,______经阿拉伯人传到中亚、西亚及欧洲。

②大约在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③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__________的到来。

④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6)移民与文化的传播

①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②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__________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7)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并引起热烈反响,形成“______”。

知识点三3~6世纪人口大迁徙与区域文化发展

【链接·选择性必修3·P36~37】

1.大迁徙

(1)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________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2)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3)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影响:改变了政治格局,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知识点四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链接·选择性必修3·P64~65】

1.蒙古西征

(1)第一次西征: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________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2)第二次西征:灭亡金朝之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