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知识点;活动方案;阅读课文第一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为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是什么?该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内容,完成下表。;纲领性文件;2.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开国大典的盛况,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材料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上空冉冉升起。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回首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

【答案】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在政治上彻底摆脱了颓势,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为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光辉的榜样,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阅读课文第二、三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面临哪些困难?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效地巩固了政权、扩大了国际影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子目,完成下表。;?;?;?;

2.某学者指出:“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答案】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具有鲜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主要建交国家是苏联等社???主义阵营的国家,强调阶级斗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此后的中国外交把国家作为外交的对象,更务实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和行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也是国家外交的体现。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阅读课文第四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巨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完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四子目,完成下表。;?;?;2.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材料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

——何正斌《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

【答案】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落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实行。;知识脉络;课后强化;一、选择题

1.下表所示的内容为20世纪中国某一历史事件具有的意义。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它结束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

◆它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它使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统治覆灭

C.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2.(2022·南通四模)1952年,在宋庆龄、李四光等人邀请下,来自太平洋沿岸37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一致通过了致联合国书、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关于民族独立问题的决议、加紧争取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运动等决议。上述外交活动()

A.有助于塑造新中国和平形象 B.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交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D.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答案:A;3.(2022·连云港期末)安徽祁门县六都村历史上经历了五次社会变迁,其中第五次社会变迁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学者认为“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相比,这次变迁都是剧烈的、彻底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村社行政代替了宗族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