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头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头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提要

头面部淋巴结主要包括枕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及面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较大的颈外侧群和较小的颈前群与咽后群。颈外侧群又可分为颈浅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颈深淋巴结为颈部最大的淋巴结群,细分为颈深上淋巴结和颈深下淋巴结、副神经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采用2002年美国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会的简化分区法,本章重点讲解下颌下淋巴结、颈二腹肌淋巴结、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副神经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以及颈淋巴干、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在颈根部的行程,并简要介绍了颈深淋巴结的划分与头颈部淋巴结的传统分组。

口腔、颌面、颈部的淋巴结和淋巴管较为丰富,共同组成此部的防御系统。淋巴结表面包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有营养淋巴结的血管、神经及淋巴输入管、输出管进出。淋巴结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滤过淋巴并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口腔颌面部组织内的毛细淋巴管非常密集,吻合成网,由网发出的淋巴管又吻合成淋巴管丛,再由丛汇集为集合淋巴管,集合淋巴管继续下行汇合成淋巴干。头颈部组织的淋巴输出管虽有一定的淋巴流向,但淋巴管在被阻塞和切断之后除了利用广泛的吻合通道外,还可再生,建立起有效的侧支循环。

淋巴结位于淋巴回流通道上,主要由皮质和髓质构成。输入淋巴管注入淋巴结包膜下的窦状隙,经中间窦穿过皮质,进入髓质窦,最后形成许多小管道,再汇集成输出淋巴管,在淋巴结门部离开淋巴结继续下行。头颈部淋巴结分布的位置相当恒定,但其个数和大小变异较大。一般淋巴结形体较小,周围有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包裹。淋巴结群常以深筋膜为界分为浅、深两群,沿血管走行的方向排列。

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相似,头颈部各解剖区域的淋巴直接回流到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称为区域淋巴结(regionallymphnodes)。区域淋巴结分布的位置一般相对稳定,收集对应器官的淋巴管。淋巴经过区域淋巴结之后向心性回流,通过一级或数级淋巴结回流至淋巴干或淋巴导管。有时,一个区域的淋巴也可越过该区域淋巴结直接至其下一级淋巴结。

如果此区域内的病变通过淋巴管扩散,这些淋巴结将首先出现反应和被累及。区域淋巴结的意义在于:如果已知病变的部位,可以推断该区域可能受累的淋巴结;相反,如果一个或一群淋巴结发现有病变,尽管原发灶不明显,也可帮助诊断该淋巴结所收集区域内的原发病变。

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结与软组织硬度相似,一般不易触及;但当淋巴结所收集的区域内有炎症时,该淋巴结就会肿大和疼痛。如系肿瘤侵及,淋巴结多呈无痛性肿大,质地由软变硬,逐渐固定并可触及,但也有未能触及淋巴结者。加之,口腔颌面部原发恶性肿瘤大多沿淋巴道转移,因而,掌握淋巴结的所在部位、收集范围、淋巴流向,特别是淋巴结的状态,对炎症或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根据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结所在部位和排列方向,可划分为头面部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两大淋巴结群。

第一节 头面部淋巴结

头面部淋巴结(图9-1)主要指从枕部、耳周、腮腺到颧面部区域的淋巴结群,由后向

前分别是枕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及面淋巴结。除腮腺深淋巴结之外,该组淋巴结群大多位置较浅,其淋巴输出管常汇入颈深淋巴结。

图9-1 面颈部淋巴结

一、枕淋巴结

枕淋巴结(occipitallymphnodes)1~5个,位于斜方肌枕骨起点的浅表面、枕部皮下和头夹肌的深面,分为枕浅和枕深淋巴结群。枕浅淋巴结约1~3个,枕深淋巴结1~2个。收集枕区、项部上方皮肤的淋巴和颈部深层肌肉的淋巴。枕淋巴结的输出管汇人颈浅淋巴结和副神经淋巴结。当枕淋巴结肿大时,可压迫枕神经,引发该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二、耳后淋巴结

耳后淋巴结(retroauricularlymphnodes)又称乳突淋巴结(mastoidlymphnodes),约2~3个,位于乳突部与耳廓后方之间的深筋膜深面及胸锁乳突肌止点前缘,耳后肌的深侧,循耳后动脉排列。收集顶区、颞区、乳突区、鼓膜、耳廓的后面和外耳道后壁的淋巴,其输出管向前入耳下淋巴结,再注入颈浅淋巴结,或经过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入其深面的颈深上淋巴结和副神经淋巴结。

在小儿,耳后淋巴结出现率较高,在老年人耳后淋巴结常缺如。该范围的淋巴可直接至耳下淋巴结和颈深上淋巴结。

三、腮腺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parotidlymphnodes)系面部较大的淋巴结群,一般约20个。根据淋巴结和腮腺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腮腺浅淋巴结和腮腺深淋巴结(图9-2)。

(一)腮腺浅淋巴结

图9-2 颌面、颈部深淋巴结

腮腺浅淋巴结(superficialparotidlymphnodes)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咬肌筋膜的浅面,多为3~5个。依其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