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盖骨局限性骨病影像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男性,10岁。A.颅骨侧位X线显示顶骨圆形溶骨性病变,可见“双边征”

(箭);B.增强CT显示左顶骨骨质破坏,病变密度比脑实质稍高,颅外部分呈低密度(箭)和左颞肌(小箭)

肿胀。内板受损比外板多,呈“斜面征”;C.MRIT1WI病变“套袖样”外观,与灰质等信号,颅外部分呈

低信号(箭);D.T2WI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颅外部分呈明显高信号;E.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可见“硬膜

尾征”(箭头)第32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3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颅骨骨结核结核是常见的感染性病变,常发生于肺部、骨骼、淋巴结、胃肠道、肾脏和中枢神经

系统。孤立性的颅骨骨结核少见,约占全部骨骼结核的0.2%~0.3%,常与其他部位的结核病

变并存。Raut等报道42例颅骨骨结核,发病年龄5~40岁(平均16岁),顶骨和额骨最为常见。

颅骨骨结核常侵及周围组织,30%存在硬膜外肉芽组织,10%存在脑膜炎,5%存在脑结核。第34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为3型病变:局限型占73.8%;弥散型占19%;局限硬化型占7%。CT:显示颅骨内、

外板破坏,边界清楚,偶尔可见死骨,病变可引起腱膜下软组织肿胀,也可影响硬膜外间隙、

脑膜和脑实质,硬膜外肉芽组织表现为新月形或透镜形低密度积液,可见周围条带状强化。

MRI:骨质破坏区在T2WI可见高信号软组织肿块,肿块扩展到腱膜下和/或硬膜外间隙,增强

后周围包囊强化,显示脑膜及脑实质病变更为清楚。第35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A.局限型。颅骨侧位X线显示额骨溶骨性病灶。B.弥散型。颅骨正位X线显示额

顶骨较大的溶骨性病灶。C.局限硬化型。颅骨正位X线显示额骨溶骨性病灶,并有硬化边第36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A.增强CT显示右顶骨破坏,头皮下及硬膜外脓肿,周围条带状强化;B.骨窗显

示不规则骨破坏第37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浆细胞偶可孤立性发病,大约占浆细胞病变的5%~10%,称为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人愈

后较好。影像学表现:

CT:单发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向颅内外突起,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MRI:信号表

现复杂多样,这可能与肿瘤内出血和坏死的程度有关。一般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

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向颅板内外生长,成双凸状或“汉堡包状”,形成皮下肿物及颅内脑外

占位,在肿瘤内部颅骨骨板的轮廓仍然可辨。第38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CT平扫示左侧枕骨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向颅内外突起,呈稍

高密度,密度基本均匀第39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颅骨单发转移瘤颅骨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但表现为孤立的颅骨病变者很少见。常见于老年

人,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疼痛性巨大肿块。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为大块状颅骨缺损,边缘光滑锐利有不同程度的分叶,但无硬化。CT:显示骨破坏

区内可见不规则高密度的斑点状残留骨,周围有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T1WI混杂低信号,

T2WI混杂高信号。肿瘤向颅板内外生长,成双凸状或“汉堡包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第40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甲状腺癌术后,颅盖骨无痛性肿块20年。轴位CT(A)、MRIT2WI(B)及MRI增强(C)显示右顶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内外板受侵,可见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向硬脑膜和皮下组织扩展,肿块

明显均匀强化第41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颅骨Ewing肉瘤是一种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90%发生于20岁之前,5~13岁为其

发病的高峰年龄,男性稍多于女性,好发生于长骨、骨盆和肋骨。临床特点为病程短,病情

进展快。原发于颅骨者罕见,仅占1%,发生于颞骨较常见,其次是额骨、顶骨和枕骨。

影像学表现:

X线: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CT:较大的实质性团块,起源于破坏颅骨,呈高密度或混

杂密度,同时向颅内、外浸犯,增强效应明显,骨膜反应不常见。MRI:T1WI常为低信号,T2WI

为低信号或混杂信号,可伴有瘤内出血或坏死。第42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男性,9岁。A.CT平扫显示起源于枕骨内板的混杂高密度肿块(箭)向颅内突

起,压迫硬脑膜及小脑,可见侧脑室颞角扩张;B.MRIT2WI显示轴外肿块,呈等信号,其内有高信号的囊

性区第43页,共61页,星期六,2024年,5月颅骨淀粉样变系统性淀粉样变的局部表现,也称为淀粉瘤。生长缓慢,比较罕见。常见于肺部、乳

房、眼睑、中枢神经系统,颅骨、脊柱、咽喉、胃肠道、泌尿道、皮肤、脾脏、淋巴结也可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