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pptx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刘禹锡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铭”文的韵律美;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的语言美;3.结合背景,体会作者高尚的志趣美;4.探究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美。

一、读课文,感受韵律美1.听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西蜀()xīntáirúdúshǔ

一、读课文,感受韵律美2.知文体,感受音韵和谐的韵律美。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尝试自主翻译课文。提示:遇到不懂不会的可以和同桌沟通,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神异。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识的人。平时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参考译文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2.文言积累(1)词类活用苔痕上阶绿:使动,使……变绿草色入帘青:使动,使……染上青色无丝竹之乱耳:使动,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使动,使……劳累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2.文言积累(2)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友人惭,下车引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他(3)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倒装句。正确语序是“有何陋”。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这句话采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上”字写出苔痕蔓延长到台阶的动态之势;“入”字,写出草色映入帘内之景,一绿一青,色彩鲜明,表现出陋室的清幽、雅致。为下文写室中人、事做好了铺垫。3.语言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1.再读全文,你觉得陋室“陋”吗,为什么?请从环境、交友、志趣等方面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同桌交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幽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朋友儒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志趣高雅陋室不陋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是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2.结合背景资料,你觉得作者借“陋室”想要表达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说出。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3.“德馨”即品德高尚。你觉得这是一个的陋室主人。不慕名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小组合作探究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托物:言志:——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托物言志是指将个人的志向、志趣寄托在某个具体的物象上,物象成为表达作者志趣、理想的寄托者。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借石灰这个客观事物,通过描绘石灰的特性,表达作者磊落的胸襟。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拓荒牛何论牛气直冲天,力大更有意志坚。试看足下处女地,夕烟起处作良田。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的,小草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重于泰山。任凭践踏,任凭焚烧,它总是能在一场春雨中,再次挺直腰板。生命是有限的,要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51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