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们的终极战场:固态电池.docxVIP

特斯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们的终极战场:固态电池.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斯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们的终极战场:固态电池

作者|愚老头来源|锦缎(ID:jinduan006)

电池对于手机,属于有他没他都能过年的那种。但对于电动车和光伏,却是致命的约束,根本绕不过去的那一种。可以说,对电池的焦虑,落后的电池技术对各种前沿应用的制约,是新能源革命最大的障碍。

电池技术进步到什么程度,新能源革命就推进到哪一步,一通百通,是未来新能源革命的第一推动力。

01

为什么一定是固态电池?

电动车要实现对燃油车的取代,从根本上要实现两个突破,第一个是摆脱对补贴的依赖,第二个是从经济性上追平燃油车。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预计在最近两年就会退出,目前看上半场战役已经结束,在特斯拉(NASDAQ:TSLA)的带领下,各大厂商基本做好了断奶的准备。

下半场核心的经济性问题就浮出水面,那就是制约电动车吊打燃油车的里程焦虑。而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出在电池上。

我们以当前市场主流的两款电动车为例,看看问题出在哪。

这是两款今年上市的新车,一款是国内的电动车龙头,比亚迪的汉EV,另一款是世界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的model3。

首先给大家普及几个大体的概念。我们知道,一般家用的乘用车,通常油箱容量在55L左右,按照百公里8L的耗油量,大概可以跑600公里出头。电动车厂商为了实现对燃油车的无缝替代,基础目标也是充一次电,跑600公里。

为了实现这个600公里的续航里程,电动车厂商就必须在电池上下功夫。

理论上你可以堆足够多的电池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我们知道,电池本身也有重量,而且还不轻,所以厂商就必须要在长里程、车重以及电池效率之间找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我们说的电池成组效率。

这是一个典型的动力电池系统的构成图。可以发现,电池片模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芯)只占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配件,比如冷却系统、绝缘层、接线盒、连接端子等等。

电池系统容量的核心是电芯,电芯的能量密度由wh/kg来衡量,就是每公斤的电芯,能够产生多大功率的能量,kwh是我们日常说的度电,那么单体电芯能量密度170wh/kg代表的意义就是,每公斤的电芯,可以产生0.17度的能量。

我们用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来衡量一辆电动车实际的能源效率。电池系统除了电芯之外,内部包含的这些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高低压回路等占据了电池系统的部分重量和内部空间,所以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都比单体电芯能量密度低。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与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的比值就是电池成组效率,是衡量一个电池系统效率的核心指标。

比如我们上面的这两款车:

比亚迪的汉EV,电芯能量密度是170wh/kg,组成电池组之后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就降到了140wh/kg,成组效率为82.53%;特斯拉最新的model3长续航版,电芯采用松下的21700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比比亚迪汉EV采用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近乎高一倍。

但特斯拉选择的这种三元锂电池,相对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更容易发热,需要更多的散热设备,电池管理系统也更复杂,因此组合起来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快速降到161wh/kg,成组效率只有53.67%。

这两款车型,代表了当前电动车的主流配置,主要指标很接近。

他们的续航里程都在600公里以上,总功率大约在77kwh,也就是77度电,电池系统都很重,比亚迪汉EV549kg,半吨多,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477kg,基本占到全车重量的四分之一。无论从节能还是从挖潜的角度出发,电池技术都必须要有大的革新。

那么动力电池技术需要做到多大的改进,才能真正踏上替代燃油车的门槛呢?

目前市场公认的答案是,现有电动车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翻一倍半,从普遍的160wh/kg,到400wh/kg,才是电动车彻底取代燃油车的开始。这个指标意味着600km的续航,80度电,总重大约200kg。现在这个重量大约是450-550kg之间。

400wh/kg,是一个非常刚性的指标。一个产品最终推广开来必须要做到适者生存,核心就是成本,讲再多的理想和未来,也比不过现实的便宜真香,电动车如果迈不过性价比经济性这条线,就永远只能是个小众的玩具。

如果奔着400wh/kg这个指标去,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动力电池市场,还远远谈不上竞争格局已经清晰,大家基本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上图是我们从光大的报告《固态电池:抢占下一代锂电技术制高点》中截取的图,勾勒了现在的电池技术发展路径。

不管你是哪种方案,理论的最高能量密度就是天堑,天资如此,你再努力也没用。

我们当下主流的电池,无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离子电池,都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理论的最高能量密度就是350wh/kg,如果再加上各种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做到全系统300wh/kg,基本上就是极限。

这就好比你把弓箭做到了极致,最后面对火枪还是被秒杀,无他,这是代际的碾压。

文档评论(0)

bookuser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