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我国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对高端聚烯烃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我国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聚烯烃弹性体、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环烯烃聚合物、交联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高端聚烯烃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聚烯烃指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英文缩写为PO。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已经掌握了聚烯烃主要产品通用牌号的生产技术。2022年,我国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分别达到2981万t/a和3496万t/a,消费量分别超过3800万t和3400万t,已经成为世界聚烯烃消费大国。目前结构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聚烯烃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大宗通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领域应用产品偏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多,部分产品依赖进口或者完全进口。随着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战略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对高端聚烯烃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端聚烯烃通常指具有技术含量高、应用性能好、具备高市场价值的聚烯烃产品,包括大宗品种的高端牌号,如茂金属聚乙烯(mPE)、茂金属聚丙烯(mPP)、高碳α-烯烃共聚的聚乙烯等;以及特殊品种的聚烯烃树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乙烯-乙烯醇树脂(EVOH)、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高透明环烯烃烯烃树脂(COCs)、交联聚乙烯(XLPE)、聚1-丁烯(PB-1)、聚烯烃弹性体(POE)、聚异丁烯(PIB)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管道、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电池以及医疗器械等,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损性、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低密度等特点,因此在塑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产业总体情况分析

高端聚烯烃技术门槛高、价格高、盈利强、牌号多,需要快速的技术服务导向。“十三五”期间,我国突破了茂金属聚乙烯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使我国聚烯烃总体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然而由于缺乏原创技术,绝大多数技术来自跟踪模仿或引进消化吸收,在高端聚烯烃领域还存在大量技术缺失,目前进口依赖严重。

1.1茂金属聚乙烯

茂金属聚乙烯(mPE)通常指在茂金属催化体系作用下由乙烯均聚,或者乙烯与α-烯烃(如1-丁烯、1-己烯、1-辛烯等)聚合的共聚物,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茂金属聚烯烃,也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进展最快的茂金属聚合物产品。由于催化剂的单活性中心特性,聚合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和更加均匀的共聚单体分布,并且可以制备Z-N催化剂难以实现的长支链结构,因此材料的许多性能更加优异,例如制备薄膜具有透明性好、雾度低、起始热封温度低、耐穿刺性强以及减重明显等优势,可用于棚膜、热收缩膜、重包装膜等;其管材制品具有耐应力开裂性能优异、刚韧平衡性好,可用于地暖管等;同时气味小,特别适合用于瓶盖和食品包装膜等,此外,在电线电缆、防水卷材、大型滚塑制品等应用领域,综合性能都显著优于传统聚乙烯。2019—2022年期间,中国mPE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2022年国内mPE产能达到220万t/a,产能较大的企业有独山子石化、兰州石化、福建联合、中化泉州、中科炼化,均在30万t/a以上;大庆石化、齐鲁石化产能较小,分别为8万t/a和12万t/a。其中福建联合、中科炼化多以试产为主,目前在优化产品工艺的阶段。2022年国内mPE主要生产企业情况见表1。

表12022年国内mPE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万t/a

序号

企业名称

产能

1

大庆石化

8

2

独山子石化

30

3

兰州石化

30

4

齐鲁石化

12

5

福州联合

45

6

中化泉州

40

7

扬子石化

20

8

中科炼化

35

总计

220

伴随着国内生产企业产能稳步提升,进口依存度逐渐下降。2022年国内mPE表观消费量为240.04万t,其中进口210万t,国产30.04万t,对外依存度由2019年的93%降至87.5%左右。主要应用于包装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70%;PE-RT管材占25%左右;滚塑油箱、注塑瓶等其他领域约占5%。未来,中国上游mPE生产企业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生产mPE的核心是催化剂,我国已经实现部分茂金属催化剂的国产化,但在茂金属化合物、硅胶载体、MAO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加快产业化攻关。此外我国实现高端mPE生产所需原料如1-己烯、1-辛烯以及一些特殊单体的产业化还存在差距,应加大关键单体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力度,为高端化PE产品提供保证。

1.2茂金属聚丙烯

茂金属聚丙烯(mPP)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微晶较小、抗冲击强度和韧性佳、透明性好、光泽度高、耐温性好、析出物低等特点,主要应用于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