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pdf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篇1】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

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

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进而言之,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传

统是本民族一直以来依赖并延续的生活习俗人文理念审美观点等等综合在一起

的民族根本性,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是现代人们社会活动的行动

指南和道德底线,居家在外接人待物行为处事的准则,人生幸福社会和谐人类进

步的保障。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

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许多的传统文化被逐步淡

化了。尤其在中国,在革命对传统文化的清洗和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向钱

看”的不良习气之时,发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便显得更为重要了。

由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畸形,导致在这一段历史上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一次次质疑。中体西用?全盘西化?持这些观点的人在历史上不是少数。到了

现在,圣诞节,万圣节,这些西方节日甚至要比某些本来重要的传统节日更加隆

重。当然这也是商家炒作的结果,但无疑,许多人已经出现了否定传统文化的倾

向。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

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

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

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

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否定传统文

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

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第1页共11页

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

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

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

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

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

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这种自信自尊

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

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

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

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

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

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

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实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

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

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

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

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

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第2页共11页

可见,传统文化对于现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有相当强的调节作用。然而,

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仅局限于孔孟之言,缺乏实践精神。对于当

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而言,传统文化所体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