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220-280)

魏吴

阶段特征:国家分裂,战乱频繁,民族交融

南朝(420-589)

宋齐

北齐

北周

东魏

西魏

期统一

梁陈

西晋

北魏

东汉

266-

316)

一、江南的开发

1.原因:①自然环境: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社会因素: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③人口迁移: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影响:

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②促进民族交融。

二、民族交融

①原因:战争;少数民族内迁;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②影响:促进各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为隋唐统一繁荣准备条件

三、制度创新:

(1)政治:九品中正制(看重家世门第;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经济:均田制、租调制

四、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1.内容: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通汉婚。

2.意义:①促进民族交融,缓解民族矛盾:推动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2.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认同中原文化C.促进民族交融

B.巩固政治统治D.推动经济发展

B

一、隋朝兴亡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建立和统一:(1)建立: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都城长安。(2)统一:

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局面。2.隋朝的建设:(1)广设仓库:“官仓”供应朝廷;“义仓”民间赈济。(2)城市、交通:营建洛阳;开通运河。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征伐高丽。(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618年建立)

1.唐朝的繁荣:(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2)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1)原因:地方节度使兵力扩大;唐玄宗后期,朝政趋于腐败。(2)概况:755年

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763年,叛乱最终平定。(3)影响: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唐朝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

藩镇辖区大,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割据局面;严重削弱唐朝统治力量。

3.唐朝覆亡:(1)统治黑暗: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2)农民起义:875年,直

巢起义,沉重地打击唐朝统治。(3)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4.五代十国:(1)五代:唐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2)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北汉,称为“十国”。

治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D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列诗句与安史之乱有关的是

第7、8课: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隋唐制度创新

1.选官制度:科举制

(1)形成: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隋炀帝始建进士科。(2)发展:唐太宗增加考试科

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3)意

必中契音输:平三省六部制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1)职能: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2)影

响: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提高行政效率③中央行政体系日趋完善

3.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1)租庸调制: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赋税收入。

(2)两税法:唐中后期,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工为主向财产为主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