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17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解析版).docxVIP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17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下是根据上述标题和部分内容总结的摘要标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17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解析版易错题17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备考策略攻略一看名词代词,明确句子主语宾语攻略二看对话词,明确句子结构关系攻略三看虚词,明确句子首尾标志攻略四看句式,明确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攻略五看修辞,明确句子的相似结构解析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文言断句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也是考

易错题17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

目录

01易错题简介

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

易错原因——四个不能识别

02易错题例析

03易错题攻略

【攻略一】看名词代词,明确句子主语宾语。

【攻略二】看对话词,明确句子结构关系。

【攻略三】看虚词,明确句子首尾标志。

【攻略四】看句式,明确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

【攻略五】看修辞,明确句子的相似结构。

04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

文言断句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也是考生易错题型之一。近年来,断句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题型难度加大。考题一般要求断句三处。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可断可不断的地方。断句的原则为:大断小停。意即:要首先考虑大的必须要断的地方,不要被小停顿之处干扰。

★易错原因——

1.不能识别出句中的名词、代词、虚词、对话词。

2.不能识别出句中的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

3.不能识别句中的短语结构(如动宾、主谓等)。

4.不能识别出句中的修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谋小仁者[A]大仁[B]之贼[C]故[D]我有天下[E]以来[F]绝不[G]放赦。

【答案】1.ACF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是判断句,在“者”和“贼”后断开,即AC处;“以来”是状语,在“以来”后断开,即F处。故在ACF三处断句。

参考译文:

贞观七年,唐太宗对近臣说:“天下愚笨的人多,聪明的人少,聪明的人不会作恶,愚笨的人常常犯法。凡是宽宥赦免的恩典,只便宜了不守法令的人。古话说:‘小人的幸运,就是君子的不幸。’‘一年两次赦免,好人沉默不语。’凡是培育杂草就是伤害庄稼,施恩给坏人就是伤害好人。从前蜀国先主刘备曾对诸葛亮说:‘我和陈元方、郑康成往来,常听他们讲说治乱之道,讲得非常齐全,但从来不曾说到赦免。’所以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没有赦免,而蜀国大治。梁武帝每年赦免几次,最终倾覆败亡。施合小恩惠的做法,是对大德的伤害,所以我从有天下以来,绝不发布赦令。现在天下太平,礼义盛行,特殊的恩典,数不胜数。恐怕愚笨的人常存侥幸之心,只想犯法,却不能改正过错。”

看名词代词,明确句子的主语宾语。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首先应找出其中的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代词(自、吾、尔、汝、余、我、予、彼、寡人、臣、妾、朕、孤、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名词与代词一定,句子的主语与宾语就确定了,然后就可以据此断句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示例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里锄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把它像瓦砾石块一样锄掉了,华歆却捡起来又扔了出去。两人还曾经坐在同一张座席上读书,有贵人乘车摆着仪仗从门前路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了书出门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你不是可以做我朋友的人。”

看对话词,明确句子结构关系。

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示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