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o1-3\h\u

50401、测量概述 1

271071.1、各施工阶段测量方法 2

195621.2、工程测量准备 2

307532、控制网的建立 3

130622.1、工程控制流程 3

246862.2、场区控制网 3

136642.3、平面控制网 3

309052.4、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4

69272.3、场区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 4

56603、高程控制网 4

18741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

91793.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5

220293.3、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等级为三等) 5

243783.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5

291414.1、平面控制 5

182534.2、轴线投测 6

61394.3、高程控制 6

20224.4、测量成果的验收 7

211715.1、平面控制 7

85255.2、平面内控点的布设 8

277595.3、内控点埋件的埋设 8

231455.4、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9

14785.5、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9

147225.6、楼层平面控制 9

316856、高程控制 10

245196.1、建筑物内部高程基准点的建立 10

107056.2、标高的竖向传递 10

179716.3、楼层标高控制 10

111306.4、测量成果的验收 10

1、测量概述

工程测量是保证建筑物平面定位正确,建筑物竖向标高和垂直度、构件安装精度的必要条件,如何保证测量精度达到本工程复杂结构体系的施工要求,将是施工中关键。

1.1、各施工阶段测量方法

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针对本工程结构体系的特点将对重点部位采取如下表中所示的测量措施。

测量控制重点部位及控制措施如下表:

序号

重点测控部位

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

1

控制网建立

极坐标与交会测量相结合

Topcon601全站仪及ZeissDini10电子水准仪

2

地下室平面及高程控制

轴线:投直线的方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

电子经纬仪、S3水平仪及50m钢尺

3

高程及平面控制

轴线:外控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

激光铅直仪、S3水平仪及50m钢尺

4

沉降观测

国家二等水准观测

电子水准仪ZeissDini10

1.2、工程测量准备

1)、人员准备

职务

人数

岗位责任

具备的条件

测量责任师

1名

测量技术质量保证,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数据计算;

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有测量施工经验,并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测量员

4名

测量放线操作

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2)、仪器准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下列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精度指标

全站仪

Topcon601

1台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2mm+2ppm

电子水准仪

ZeissDini10

1台

高程控制网测量及建筑物沉降观测

0.3mm/km

水准仪

AL132-C

1台

标高测量控制

1mm/km

激光铅直仪

LeicaZL

1台

控制点的竖向投递

1/200000

经纬仪

TDJ2E

1台

楼层测量

2″

钢尺

——

2把

高程传递

1mm

2、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场区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各建筑物控制网。

2.1、工程控制流程

场区控制网

建筑物控制网

轴线内控点

楼层控制轴线

楼层细部线

2.2、场区控制网

2.3、平面控制网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2)、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3)、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各施工段的划分等因素进行。

4)、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5)、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须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平面控制网的埋设形式详见下图。

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2.4、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针对本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状及现场具体情况拟布设矩形建筑方格网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呼和浩特市”测绘院坐标成果后,首先对测绘院提供的四角坐标及高程进行校核,合格后利用测角精度为1″,测距精度为:±(2mm+2ppm.D)的TOPCON601电子全站仪对四角桩距离及角度进行校测。并将校测结果上报业主或监理单位,然后对结果相应调整后,测设矩形方格网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

2.3、场区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

等级

测角中误差(mβ)

边长相对中误差(k)

文档评论(0)

资料一大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全流程咨询管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