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21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不会审题,不会捕捉选项关键词(解析版).docxVIP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21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不会审题,不会捕捉选项关键词(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错题21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不会审题,不会捕捉选项关键词

目录

01易错题简介

易错题型——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

易错原因——对选项中的关键词不敏感,没有找到设错点

02易错题例析

03易错题攻略

【攻略一】字句解读歪曲原意——从“字句解说”的角度辨析错误

【攻略二】典故形象分析不当——从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错误

【攻略三】情感观点剖析有误——从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错误

【攻略四】表达技巧判断有误——从表达技巧角度辨析错误

【攻略五】语言风格鉴定不准——从语言风格角度辨析错误

04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型——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是综合性考题。考题选择项涉及的知识点,包括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选择题无所不考,让考生无所适从。基于此,解答选择题,应先明白命题人的错误项设错方式。了解了常见的设错方式,有利于快速辨别选择项的正误。

★易错原因——

1.没有审清题干

2.对选项中的关键词不敏感,没有找到设错点

1.(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临江仙

晃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答案】A

【解析】A项考查对词作整体内容的理解。晁补之《临江仙》全词重在抒写与朋友的深情。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一句,明确表明友人此时并未离去,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考查对词作情感的理解。开篇即通过对比闲愁与欢事,一满一稀,形象地写出词人日常的情感状态,明年的离别更会增添词人的眷恋。C项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试从两句,轻盈而细致地刻画了词人屈指数算相聚时光的感人细节,这正是不忍离别、珍惜当下的生动写照。D项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东溪春近好同归是词人与友人的相约之句,表现了词人对来年春日的憧憬。同时,考生也要从尾句对柳梅的描写中,意识到这是春天的典型景物特征。

2.(2023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答案】C

【解析】A项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主要写诗人乘舟归家时途中所见。首联点出诗人悠闲的状态及心理感受,从颔联开始展开对途中景物的描写。诗中分别写到水面上横卧的木桥、岸边倚山而建的寺庙、被桨声惊动从水面上飞起的翠鸟、摇曳在微风中飘散出幽香的红莲,以及不远处林萝遮蔽下的竹篱茅舍、从中隐隐传出的鸡鸣犬吠,恰如一个个分镜头,随着诗人的视野逐次展现在读者眼前。B项考查考生对诗歌描写对象中情感因素的把握。诗的题目已标明晚归,诗中又反复提到秋色晚晴,一种天高气爽、余晖残映的怡人氛围弥散于全诗,而在这种氛围下的各种景物,有的静卧于水上,有的斜倚于峰前,有的掠水飞过,有的随风轻摇;不论是动是静,它们都仿佛有了生命,与诗人发生着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莫名地触发起人心底里的喜乐与欢欣。C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境界的体悟。诗歌进入尾声,诗人短暂的旅程也接近结束,暮色中已隐约看到湖岸边的人居之地。虽说是人居之地,但这里不同于长街闹市,没有广厦华屋,望中只是错落杂生的林木与纵横缠绕的藤萝,唯有依稀入耳的鸡犬之声提醒这里有人烟存在,几声鸡鸣犬吠不仅不让人觉得喧闹,反倒强化了此地的静谧清幽之感。这里仍然是诗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诗人的感觉没有被破坏,心情也没有变化。D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方法的认知。全诗围绕诗人湖上归途的所见展开,但确切地说,出现在诗中的各种景物并不都是诗人看到的,而是通过作用于诗人的多种感官被感知到的。不必说鸡犬之声作用于听觉,幽幽荷香作用于嗅觉,那都是很容易体会到的;只说那只被诗人的座船惊起、倏然飞过视野的翠鸟,翅膀上抖落的水滴落在湖面上,不是也让人仿佛听到了一道清脆的声响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