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docx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

雷火灸是由多种中药配制结合灸具使用的一种灸法,能充分发挥出药力峻、火力猛(温度达240℃)、灸疗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有较强的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扶正驱邪的作用,常用于失眠、青少年近视眼、干眼症、过敏性鼻炎、咽炎、盆腔炎、痛经、各种痛症、皮肤病、肥胖症等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雀啄灸法(见图1):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火头距离皮肤1~2cm,形如鸡啄米、雀啄食,为泻法。

图1雀啄法示意图

小回旋灸法(见图2):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做固定的圆弧形旋转,旋转直径1~3cm。

图2小回旋灸法示意图

转直径1~5cm。赵时碧,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螺旋灸法(见图3):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

转直径1~5cm。

赵时碧,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图3螺旋灸法示意图

横行灸法(见图4):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灸时左右摆动,摆幅为5~6cm。

图4横行灸法示意图

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灸时火头沿人体纵轴上下移动。纵行灸法(见图

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灸时火头沿人体纵轴

上下移动。

图5纵行灸法示意图

斜行灸法(见图6):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火头斜行移动,此方法常用于治疗鼻炎等病症。

图6斜行灸法示意图

摆阵法:用单、双孔或多孔斗式温灸盒(见图7),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斗式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丁字阵等。

图7斗式温灸盒示意图二、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治疗技术

(一)能近怯远(青少年近视)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劳伤心神,或久视伤血,使心肝气血阴阳受损,或用眼习惯不良,如看书、写字距离太近,坐位姿势不正以及光线过强或不足等,使目络瘀阻,目失所养,导致本病。表现为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多发于青少年,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舒筋活血。

【方法】雀啄、小回旋、横行、螺旋灸法。

【灸疗部位】

部位:双眼、额头、双耳。

穴位: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合谷。真性近视加灸风池、风府、大椎、肝俞。

【操作】

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勿仰,以免火灰掉入眼内)。按下列顺序操作:

用横行灸法灸双眼:双眼闭合,火头距离皮肤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摆动,每来回摆动10次为一壮,每灸一壮用手按压眼部一次。灸至皮肤发红、结膜充血为度。

用雀啄法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火头距离皮肤约2cm,每雀啄8次为一壮,每灸一壮用手按压穴位一次,每穴灸4~6壮。

用横行灸法灸双眼、额部:双眼张开,平视前方,火头距离皮肤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移动10次为一壮,每壮之间嘱患者闭眼,术者用手按压双眼一次,共灸8壮。距离额部皮肤2~3cm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移动10次为一壮,灸10壮。

用螺旋灸法灸耳廓正面、背面:火头距离皮肤2~3cm,每旋转8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灸至耳廓正面、背面发红为度。

用雀啄法灸外耳道口:火头距离外耳道口2cm,雀啄8次为一壮,左右各灸3壮。

重复操作步骤1。

雀啄法灸合谷各4壮,雀啄8次为一壮,距离皮肤2cm。

真性近视加灸风池、风府、大椎、肝俞,各灸8壮,用回旋灸法,回旋8次为一壮,距离皮肤2cm。

灸疗完毕,患者闭目休息3分钟。每日灸治1次,每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一般灸治2~5个疗程。视力恢复正常后可做每周一次的巩固性治疗。成年近视患者采用本法灸疗,可稳定视力。

【提示】治疗期间注意用眼卫生。

(二)神水将枯(干眼症)

本病多因脾胃阳虚,不能生化水谷精微,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风邪犯肺,目失濡养而发生的眼部疾病,表现为眼干涩胀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舒筋活络。

【方法】横行、螺旋、小回旋、雀啄灸法。

【灸疗部位】

部位:额部、双眼、双耳。

穴位:睛明、翳风、合谷、眼(耳穴)。

【操作】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勿仰,以免火灰掉入眼内)。

用横行灸法灸前额部:火头距离皮肤2~3cm,在前额部发际与眉部边缘之间做横行移动,每横行10次为1壮,每灸1壮用手按压额部1次,灸至皮肤发红、发热为度。

用横行灸双眼部:双眼闭合,火头距离皮肤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10次为1壮,每灸1壮用

手按压眼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