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尊敬的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探索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第一部分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理解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2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物质变化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描述其特征用途及发生的变化难点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查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并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第三部分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厨房中的物质能观察描

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厨房里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认识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物质变化。

3.探究实践:

对厨房中的物质特征及其变化进行观察描述,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并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4.态度责任:

通过观察厨房物质及其变化活动,发展探究身边常见物质变化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描述其特征、用途及发生的变化。

难点: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厨房中的物质

能观察描述物质特征,并推测其作用

基本能

不能

厨房中的变化

能知道物质是变化的,且变化不同

基本能

不能

不同的变化

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教室里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及我们的身体,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

明确:它们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

2.学生观看视频,交流对物质的理解。

旨在打开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视野,激发学生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关注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厨房中的物质

1.观察下面三种厨房里的物质,它们有什么特征,以及有哪些用途。

温馨提示:怎样描述物质特征?

(1)感官认识:看颜色、样子,闻气味,尝味道和摸上去感觉

(2)科学知识: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形状、软硬程度、材料特征、物体的传热性能

明确:

(1)水,透明、会流动的液体,没有味道,可以用来洗菜、煮饭刷碗.

(2)食盐,白色的微小晶体,咸的,可以用来做调料。

(3)铁,坚硬且传热快,可制作铁锅、铁铲、铁炉。

塑料或木头,可以隔热,做锅把手、椅子。

2.你还知道哪些厨房里的物质,它们有什么特征,以及有哪些用途?

活动评价二:厨房中的变化

1.各种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很多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观看视频,交流物质的变化。

2.把我们在厨房中能观察到的物质变化记录下来。

明确:

①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饭

②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

③面包放置久了会发霉

④水果能做成罐头

⑤食盐放进水里便溶解

⑥鸡蛋清和蛋黄烹饪后变成鸡蛋饼

活动评价三:不同的变化

1.水烧开后沸腾,变成水蒸气,物质变了吗?当温度升高,冰慢慢融化,物质变了吗?

明确:烧开的水改变了温度和状态,慢慢融化的冰块改变大小和状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咬过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铁锅长时间不用会怎么样?

明确:咬过的放置的苹果会改变颜色,铁锅长时间不用会生锈,它们都产生新的物质。

3.小结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准: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4.下面几幅图代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有新物质产生吗?

明确:

(1)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由我国古代人民发明,常用于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烟花与爆竹的结构类似,其主要成分是黑火药。

(2)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3)铜狮,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铸成的器物,诞生于人类文明阶段的青铜时代。

5.拓展:我们身边的化学无处不在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化学变化无处不在。

活动一:引导学生对厨房里的物质进行观察和描述,了解物质的特征决定作用的规律。

活动二:收集、观察、分析厨房中常见物质的变化,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

活动三: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变化,找出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观察描述物质特征并推测物质作用。

活动二:知道物质是变化的,且变化不同。有的变化速度快,有的变化速度慢。

活动三:考查学生能否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三)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我们通过观察厨房里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认识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_变化。

(2)世界是由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