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暮夜却金教案.doc

杨震暮夜却金教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震暮夜却金教案

?严于律己??清正廉明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语文《杨震暮夜却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杨震暮夜却金》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拓展阅读课文,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于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言文,反复吟诵,对照译文粗通文意,理解杨震却金的教育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语言,能够对“高尚”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自觉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自律”现象的感受。

教学重点: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联系实际体会“慎独自律”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收集相似的小故事(正面反面的都可以);查找有关杨震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质疑,初识杨震

1.导入:同学们,你心目中的“好官”是什么样的?生畅所欲言。师适时引出杨震。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杨震暮夜却金

读课题,质疑: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杨震是何人?“却金”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在暮夜却金?这体现杨震的什么品质?

3.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不完全的话教师补充。

①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许多人拜他为师,跟着他做学问。

②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杨震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他做官清正廉明,后被提拔到朝中历任太仆、太常和司徒等职,颇受朝廷重用。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③后因受奸人诬陷,杨震蒙受冤屈而死,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4.交流作者:

本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

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家。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此书与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言文和译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却:推辞、不接受。????金:当货币用的真正的金子。????迁:升官。

之:到……去。????????故:过去。????????举:推荐。?????使:让。

杨震暮夜却金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茂才:优秀的人才。????令:县令。????????谒见:拜见、请见上级。

杨震暮夜却金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遗:(wèi)赠送????????故人:老朋友、老熟人,指杨震自己。

君:你。??????????????者:知道这件事的人。?????愧:羞愧。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3.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4.全班齐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体会中心,再识杨震

1.学生默读思考: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2.指名回答,交流后指导朗读:

①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

②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

③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

3.杨震为什么不接受王密送的金子?

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来理解,并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杨震的高贵品德。

①学生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

②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让学生上来边说边作边演。)

③学生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两袖清风等)

4.经过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联系实际,理解“慎独”

1.首先学生体会什么是“慎独自律”?(在没有别人在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有远远重于金钱的东西,那就是廉正无私、严守自律的人格品质,他们是品格高尚的人。

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着对自己的恩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交流:

①怀抱感恩之心,向恩人表示感谢,也可以为自己的恩人做事报答他。但做事不能违反法律或良心。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