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五年级1.草原课件.ppt

课件五年级1.草原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击页面即可进入今天,我们要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阅读提示:

1.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草原上的哪些景物来描写?2.你欣赏的句子描写了草原的什么美?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景象?3.这些句子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真是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犹如仙境一般。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的草地;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绣”字用得很妙!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着白色的大花,使得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更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郁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对草原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作者坐在不断前进的汽车上,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际吗?“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即,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可爱清鲜明朗那么那么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把____比作白色的大花羊群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古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风光,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气质——热情豪爽。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鄂温克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两万多人,牧区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