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试卷-附带答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试卷-附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

第PAGE1页共NUMPAGES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试卷-附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厚度约为3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D.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50℃

2.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路边的树木B.迎面而来的汽车

C.身旁的同学D.后方超越的汽车

3.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没有振动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给机器加橡皮垫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5.下列光现象与水中筷子“弯折”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A.日食的形成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蜡烛移到1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10cm刻度线处移向40cm刻度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该物质在5min~15min不吸收热量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8.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对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9.把一个实心铁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是5g,若把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则溢出酒精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3kg/m3)()

A.5gB.4.5gC.4gD.36g

10.小红在输送水的直铁管(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小明在铁管的某一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若小明只能听到一次响声,则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范围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水=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v铁=5100m/s,人耳区分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

A.s<42.5mB.s<36.43m

C.s≤255mD.36.43m≤s<255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如图甲所示,铅笔长为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所示的时间是________s。

12.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人的脚步声引起狗叫,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狗的叫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中的。

14.刚从冰箱内拿出的冻肉上结一层冰粉,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需要________热。

15.人们说“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铁的________比棉花大。冬天,常常发生水管冻裂现象,这是因为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________,密度变小,体积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为_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的是其中的________图。

17.小白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