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板与反套路新探索之文言文阅读.docx

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板与反套路新探索之文言文阅读.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板与反套路新探索之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

1.考查的能力层级为理解分析,侧重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涵泳和积淀。

2.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断句、文言翻译(句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种文言现象均有涉猎)、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概括分析文意题过去一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而自2020年以来,新高考两套试卷中都出现了简答题的形式。这体现了新高考卷对文言文文意理解的高度重视。

3.考查形式及体例:文本选材上,2022年趋于多样化,不再像2021年选择以叙事、议论为主的纪事本末体,突破了2020年都从“二十四史”选择人物传记的取材方式,发展到多类史书,甚至从杂史小说中选材。通过人物事迹的描述,逐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偶尔穿插一两句作者的观点。从题材上看,涉及忠君爱国、驰骋疆场、秉公办事、为官清廉等。

4.高考文言文还算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范畴,非常符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所选文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传记人物特点。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能士。复合文本阅读与单一文本阅读并重,文体多样,不是对上一年高考文体的重复,避免猜题。重视社会热点,重视立德树人。关联教材,指导教学。

增分技巧

【增分意识】

1.角色代入意识。文言文都是讲述一个传主的生平事迹的,或讲述其丰功伟绩,或叙述其清正廉明,读传记的时候,就像读身边的人物一样,甚至把自己想象成传主,去揣摩故事情节。比如,传主被调任某地方为官,时遇旱灾,百姓或相信鬼神,或四处乞讨,盗贼又蜂拥而起。作为考生,你就要想我遇到了该怎么办?然后继续阅读明确史上的传主是如何平息这件事的。

2.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必须要养成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这个题考我哪一个知识点,命题者的导向是什么,他的答案拟制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这些东西需要老师经常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作答的硬核素养。

3.双文本的考查形式,两则材料内容关联紧密,充满思辨色彩。需注意的是,非连续性文本组合:人物传记+议论分析,难度略有加大。选文同时关注立德树人,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和人物,注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增分技巧】

1.熟悉题型,勤加练习。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定要熟悉文言文的考查题型。目前主要是三个选择,一个主观翻译的模式。主要为浪线断句、加点词的解说正确与否(侧重于文学常识的识记);内容的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翻译或其他概述归纳题、分析探究题。(具体操作方法,见后面的“模板”版块)

2.断句题,自始至终,要抓住主语,明确“什么人做什么,什么事怎么样”。同时,利用文言句子的常见标志,比如表停顿的标志“曰”“云”或句末的语气词“乎”“哉”“矣”以及对称结构去判断。如果是选择题型断句,要比较选项特点进行筛选。如果是主观题断句,要看要求,断几处,等等。(后面有《断句歌》,可以参考。)

3.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细读文本,筛选比对。尤其是要防止命题设置的陷阱,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逻辑陷阱。如果是主观题型概括内容,归纳事件等,一定要学会摘引关键词,适当提炼概括,因为往往有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

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或者答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等。具体考查内容有:(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4)某件事发生的原因的信息等。

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仔细审清题干以及各选项的表述,且比照原文思考,不难得出该类试题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a.各选项的表述,其内容基本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先亮观点,概括传主的品行、谋略、才能等;再列举论据(文中提到的具体事实)来印证观点,列举论据时,有简略的分析(原因、目的、方式等)。

b.选项中的“观点”,是命题者根据文中所述传主的有关事迹概括出来的,而印证“观点”的论据,并不需要悉数列举,大多是经过筛选后整合的信息。

c.四个选项的排列,通常依照行文的先后顺序,这是因为传主的某一典型事迹往往体现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行(或才能)等。

d.四个选项只设一个错误选项。近三年设误的选项中,误点的设置都不在错误项的“观点”部分,而是在“事实”部分,要么是对“事实”的转述有误,要么是对“事实”的分析评价有误。

可参考以下表格内容:

设题方式

对应陷阱

筛选

主体

主要人物

非其人物

主要事件

非其事件

主要观点

非其观点

主要景物

非其景物

筛选

特征

一个特点

非给出的这个特点

两个特点

(分别表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