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运河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运河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河初中创新班模拟测试一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5分)

1.古诗文默写。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③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

⑤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答案】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非宁静无以致远③.了却君王天下事④.学然后知不足⑤.北风卷地白草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萋、鹉、洲、致、折”等字的正确书写。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亮①躬耕陇亩②,好为《梁父吟》③。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④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⑤。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⑥之,谓⑦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⑧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⑨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陈寿《隆中对》)

【丙】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亮:诸葛亮。②陇亩:田野,草野。③好(hào)为《梁父吟》:喜爱唱《梁父吟》。《梁父吟》,古歌曲名。④莫之许:就是“莫许之”。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许,赞同,称许。⑤谓为信然:说是确实如此。谓,说。信然,确实如此。⑥器:认为有才能,器重。⑦谓:对……说。

2.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躬耕于南阳??躬: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

(3)时先主屯新野??屯:______

(4)由是先主遂诣亮??诣: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咨臣以当世之事??何陋之有(《陋室铭》)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D.凡三往,乃见??乃悟前狼假寐(《狼》)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6.对选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先帝猥自枉屈,三顾茅庐,危难之间,委以重任,其目的是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B.甲文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C.甲乙两文皆写诸葛亮躬耕陇亩,可见他对幽居隐逸生活十分向往。

D.乙文中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7.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体会“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①.亲自②.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③.驻扎,驻守④.访问,拜访4.D

5.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6.C

7.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虚写了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由是先主遂诣亮”是一个完整句子,其后可断开,“凡三往”是“乃见”的前提,中间可以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